鱼漂应该怎么用?

只有输赢
发表于 2020-04-12 23:27:38

我是新手 直接把线绑在鱼漂中间- - 发现鱼漂放在河里是平躺着的 不是竖着的 求正确绑法...谢谢了
得到回答 5 个回答
  • 最新 最热
  • 6楼
    2020-09-27

    鱼漂怎么调你们get到了吗?教你调鱼漂的正确方法教程,值得收藏


  • 5楼
    2020-05-31

    汗啊,用太空斗再加浮漂座就可以了,你浮水面说明放太上了,拉下来点直到调好,当然那是底钓的方法。还有前提就是你有放铅坠。呵呵
    同城:昭通 举报 赞同0
  • 4楼

    A.现智能鱼漂了呀B.死守着多无聊,了智能漂就可以随意活动啦C.现在都是智能化时代啦,哪里还用这样,百度一下智能鱼漂吧

    在京东众筹上搜“猫小二智能鱼漂”就可以买到啦
    同城:广元 举报 赞同0
  • 3楼

            浮漂是垂钓时必不可少的配件,浮漂的选择使用直接关系到垂钓时获鱼量的多少,所以选择浮漂很关键


           台钓使用的浮漂属于立漂,浮漂按形状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长漂身,一种是短漂身,一种是硬尾漂,一种是软尾漂,按材质可分为,孔雀羽,巴尔杉木,芦苇、化学合成等。


           常用的淡水钓浮标分为四大类,长身软尾,长身硬尾,短身软尾,短身硬尾。他们分工各有不同:长身标稳定性好,适合钓底,长身软尾适合钓猾鱼,长身硬尾适合钓快鱼,短身标灵敏度好,适合钓浮,短身软尾适合钓鱼讯极弱之鱼,短身硬尾适合钓浮打快鱼。


             就材质而言,孔雀羽受温差变化影响后的膨胀度比巴尔杉木要大,应首选巴尔杉木浮漂。


    • 实战选择:


           1、钓浮,钓浮通常得用6~7号的大漂,3~4号的白鲫漂因浮力较小,很难控制饵大饵小。


            2、钓底,通常4~5号即可。


            3、大漂/小漂的选择


           是选择大漂还是小漂,这主要取决于对象鱼和水深。如白鲫,因其要求特别灵敏,且饵和钩都很小,用小鱼儿3~4号即可,但用来钓罗非鱼似乎就太娘娘腔,要我说有中小白脸的感觉。因为罗非饵粒和钩通常要大得多,此外,水深也是重要因素,我通常以1.5米为标准。1.5米以下的,通常以小号漂为多,1.5米以上,特别有时在3米水深时,大号漂是唯一选择,因为这不但可以缓解钓深时,饵粒半水被小鱼抢走的麻烦,而且有利于缩短沉底时间,但是,用大号漂仍然应特别注意灵敏度问题,可大可小时,应小。


           4、孔雀翎/巴尔杉木


           如果仅从经久耐用方面考虑,后者比前者好,但要注意巴尔杉木的漂脚有两种:一种是碳棒,另一则是连体木脚,后者不小心容易在装插时弄断。灵敏度上,前者可能比后者要好些。


           5、空心/实心尾


           两者的主要区别有二:浮力和识漂的容易度。空心尾浮力大于实心尾,因而理论上其灵敏度要小于后者但实际如何,看你的感觉和爱好,因为理论上未必一定使用,且对结果的影响见仁见智,如果不是专业比赛的话,可能未必有明显的差别。因为休闲钓场鱼的密度通常有限,是难以比速度(尾数)的。值得一提的是,实心漂尾很细,看起来当然不如空心漂容易,这点,对于经常使用4.5米长竿,或对象鱼为白鲫以外其他的鱼类,或大风/阴天的钓鱼爱好者来说,是不可忽视的。


    钓底可选用达摩软尾或王冠软尾,如遇鱼吃食很轻,或鱼比较刁滑,可选用达摩,王冠的长身小号硬尾漂,钓浮可选用达摩,王冠或舞姬的短身硬尾浮漂。


    • 各种浮标的用途:


           粗短身软尾浮标——适合钓翻身(翻身快,一二下摆间隔慢、适钓控层);


           粗短身硬尾浮标——适合钓中下层(翻身快,下沉也较快);


           短身短尾浮标——翻身最快,适合钓水皮;


           长身细硬长尾浮标——适合钓中下层快鱼(可逮截杀、抓停口);


           小号细长身细硬尾浮标——适合钓底层猾鱼(可钓得很钝);


           细长身短软尾浮标——适合钓底层轻口猾鱼(以去皮孔雀羽浮标为最佳,苗子自己改造);


          急収肩(端肩膀)长身细硬尾浮标——适合钓涮口猾鱼(下沉快,回升慢);


          竹脚短身细硬尾浮标——立起快(较碳脚),到位也快。


    • 实心与空心尾的区别:


           实心尾:苗子比重大于水,信号幅度大,苗子长,下降快,适合钓中上层及底层轻口等。


           空心尾:苗子有浮力,降迅平缓,稳定性好,适合钓底层轻口猾鱼及动水等。


    • 浮漂的选择方法:


          一般情况下,在选择浮漂时如要灵敏度高一点就选择硬尾短漂身的浮漂,如要稳定性高一点就选择软尾长漂身的浮漂,当然这不是绝对不变的,还应根据当时所垂钓的水域,鱼情,季节,鱼种和天气来决定。


           如,所垂钓的水域为平钓池塘,按天收费,鱼种以鲫鱼为主,季节为夏季晴天微风,这时应选择长漂身的软尾漂。因为这种情况下鱼开口较好,咬饵时信号比较稳,同时小杂鱼也比较多,长漂身的软尾浮漂可以过滤掉小杂鱼的拱食信号,反应到浮漂的信号多为鲫鱼摄食信号,浮漂下钝一目或上升一目提竿中鱼率较高。如果选择短漂身的浮漂,因其灵敏度较高,所以就不能过滤小杂鱼拱食的信号,反映到浮漂的信号多为鲫鱼摄食信号,浮漂下钝一目或上升一目提竿中鱼率较高,如果选择短漂身的浮漂,因其灵敏度较高,所以就不能过滤小杂鱼拱食信号,这时浮漂多反映为左右晃动或者上下跳动,信号杂乱无章,提高中鱼率很低。


           再如,所垂钓的水域为养殖塘按斤收费,鱼种以鲫鱼为主,季节为冬季晴天微风,这时应选择短漂身的软尾漂。因为此种情况下鱼开口较小,摄食动作幅度不大,小杂鱼因季节原因也不会强食鱼饵,短漂身的浮漂灵敏度较高,可以反映出鱼摄食时的微弱信号,而软尾漂的稳定性又比硬尾漂要好,所以此时选择短漂身的软尾漂是明智的选择。


           总而言之,选择浮漂时应记住短漂身的灵敏度高,长漂身的稳定性好,硬尾漂的信号传递灵,软尾漂的信号传递稳,然后根据实际垂钓情况选择出适合自己的垂钓浮漂。

    同城:北京 举报 赞同0
  • 2楼
    2020-04-12

    如用海竿带漂在10米距离以内垂钓时,其方法可以完全仿效手竿带漂的垂钓方式,既可钓底又可以钓浮。如果使用的是2.5米以内的短海竿时,出线方式必须是挥竿甩投,所以坠子应略为加大一些,才能抛投出去。


    一、抛竿后鱼漂漂浮于水面上;或者浮漂快速移动;这一般是小鱼在中、上层接钩,也可能是中上层鱼就饵的信号,但不一定有鱼获。


    二、浮漂快到底时,没有按正常降落。下降慢了半拍,快了半拍、停了半拍、还没有到预定的数目停下来、加速,都有有可能是鱼在咬钩。


    三、浮漂到位稳定后,上下反复浮动,这是“最标准”的信号,鱼上钩了,这时,提竿的命中率相当高。


    四、钩子到底后,浮漂稳定在你所设定的钓目,慢慢上升,但上升1目左右突然出现短促有力的下顿信号,要及时扬竿。


    五、浮漂还没到位就上下跳动,这说明鱼在下层很活跃,也可能是饵料的雾化太快,鱼太“躁”。这种情况,如果信号多,可以考虑钓浮。


    六、浮漂到位后,突然大幅度下沉,这多数是鱼体撞线所致。稍等片刻,若又见浮漂浮起即可扬竿。


    七、浮漂在没到位之前出现停顿、上浮,可能是双鱼就饵,扬竿双飞,机率很大。


    八、浮漂停顿后下挫,短促有力的是有效鱼讯,无力而又幅度大,多是鱼体撞线和小鱼捣乱。


    九、反复钓放的“回锅鱼”,出现相当正常的信号时,提竿无鱼。应对的办法一般有二点:浮漂上捋,钓钝点;放弃大信号,专抓某种特殊的小信——这需要相当的经验和对浮漂的熟悉程度。


    十、浮漂到位后,缓慢上升,这大多是有效鱼讯,不管其上升多高,只要上升过程已停顿,即可扬竿。浮漂在停顿后如果有迅速改变方向的斜向入水信号,则可能是大鱼就饵,应等漂尾入水后,用力提竿。



    扩展资料


    按照钓法的不同大致分为软漂和硬漂两类。


    软漂主要存在于中国传统钓法中,软漂:“主要是指依托于鱼线之上进行标记的一种鱼漂形式”。


    硬漂主要存在于日本的悬锥钓法中,后传到台湾形成独特的台式钓法流入中国大陆,最后国人根据各地的风俗习惯发展成为今天的独特的华氏钓法。硬漂:“主要是指独立于线外单独存在的一种标记物品”截止2014年市场上普遍所讲的鱼漂就是指的硬漂。


    鱼漂多用较轻的材料制作而成,现在的鱼漂多为化学制品,或是用鸟类的羽毛、木材、竹材制作,性能各有差异,形状更是多种多样。根据鱼漂的自重和浮力的不同,可分为中空鱼漂和实心鱼漂。


    中空鱼漂的自重小,浮力大,反应灵敏;实心鱼漂的稳定性好,但不太灵敏。根据鱼漂形状的不同,还可以分为卧漂和立漂。


    卧漂就是常说的七星漂,钓鱼时数粒浮子散落在水面上,灵敏度高,扬竿时震动小,但不适宜风浪大时垂钓。立漂就是垂立在水中的鱼漂,常见的有棒形、锥形、圆形、陀螺形等等。


    参考资料:

    同城:沧州 举报 赞同0
你的回答
  • 未登录
我要提问

有问题寻求网友的解决也是一个比较不错的方法。

我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