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脚漂 浮漂能掉底么

点灯的季老师
发表于 2020-04-12 23:26:08
竹脚漂 浮漂能掉底么
得到回答 3 个回答
  • 最新 最热
  • 4楼

    一般不会,但还要具体根据竹脚漂的形状来判定,因为竹子的体积大于炭素脚和玻钢脚,重量也大于别的材料的漂脚。
    同城:漯河 举报 赞同0
  • 3楼
    2020-05-31

    1.竹脚
    竹脚,顾名思义就是用竹子,密度高的老竹子外皮做材料。其比重较大,性能稳定
    塑形容易,能与漂体牢固地结合,达到整体造型美观大方的效果。一款设计合理的竹脚浮漂,外观稳重、流畅,入水速度平稳,立
    水迅捷,有较好的滤杂和抗乱性能;鱼的索饵信号传递快,标示杆上的动作显示顿挫有力,是一个钓鱼高手的必备品。

    竹脚漂的漂脚所采用的竹子,其比重略大于碳纤维或玻璃纤维所制成的漂脚,竹脚的体积又多粗大于碳素脚和玻钢脚,这些特性
    决定了竹脚浮漂特有的性能和功能。设计师们依据竹子的自然属性结合漂体的属性,按照垂钓时鱼种、鱼情、水情的需要,结合实践
    经验,合理科学地加以组合,才能制成实用值高、独具特色、美观大方、款式多样的竹脚类浮漂。下面根据竹脚的形状分类结合漂身;
    的形状(先不管漂尾),介绍几种常用款式竹脚浮漂的特性。
    这款浮漂,不计尾长,长度不超过10厘米,身形短粗。以浮力点处将漂身切割(浮力点在漂体最上端,最粗处),上部成正锥体状
    下部整体为长锥状,漂体整体圆润,有点像放大的倒置水滴。此款浮漂有浮钓精灵之称,其短小精干的身形,合理的配重使浮漂的
    立水速度与线组的入水幅度整体同步快速,对浮钓与浅水中的跳跃式鱼讯有良好的调控作用,使鱼索饵信号显示更为准确,明显提高
    浮钓中鱼率。其浮力大小的设计以浅水浮钓分层鱼为基准,一般分大、中、小三支,以适应1米以内的水层定位钓需求。通过实践,
    {掌握了解此款漂的习性,会使您的浮钓水平如虎添翼。
    长锥竹脚短身浮漂
    此款浮漂的漂身形状与①款相近,其竹脚略长于①款,且由柱状变成锥状,合理地增加了浮漂的配重。在加快了浮漂翻身立水速%
    度的同时,增强了浮漂的抗乱性能和稳定性能,其线组入水后的下摆幅度,略缓于浮漂的立水速度,增加了鱼索饵的机率,明确了鱼
    讯显示提前量的限量。这款浮漂的信号显示利于钓手对浅水中不同水层鱼密度的判断。
    ③细腰下粗形竹脚短身浮漂?
    其设计与①款上部相同,竹脚在接近锥状底部延长后缓缓变粗,下面似一个缩小的枣核状。其目的在于加长浮力点与脚部底端的
    I距离;作用在于加大漂脚底端配重,进一步加快浮漂立水速度的同时增强短身浮漂的稳定性能。在上层水位鱼密度较大时,使用这款
    [浮漂垂钓,能够加大浅水全程的中鱼机率,更有利于鱼获量的增加。?在浮漂上的配重增加或减少是应以毫克级的量计算的,很小的
    配重都会改变浮漂的性能。上面和下面的例子主要在说明漂脚配重的意义,请君理解。
    ④整体锥形中长身竹脚浮漂?
    浮力点外直径7毫米左右,顺势渐细成长锥形,漂身长度在15厘米左右,漂脚长度约3厘米。粗细不变,脚长不变,依据钓层浮浅
    而设计,以漂身的长短而改变浮漂的浮力值。其竹脚的配重与漂身的长短成正比,以适应不同水深时线组的下摆幅度。这款浮漂的主
    要功用是钓底层接饵追食的鱼类,俗称底浮,使用时请严格关注配铅到位后,示标杆上鱼讯的瞬间显示。
    选择使用浮漂的主要依据是鱼情和水深。当应选大号浮漂时错选了小号浮漂影响上鱼速度;反之当该用小漂时误用了大的,鱼讯)
    难以显示。可这个度是要靠长期的经验积累和对浮漂的熟悉认知度来把握。君不见在钓鲫比赛中高手过招时,经常是几尾甚至1尾鱼
    定乾坤。浮漂配重的学问亦远不止于漂脚的形状那么简单,其插入漂体部分(上部和下部)的作用更是不可忽视。请注意:外观形状只
    是漂脚配重的因素之一,不代表全部内涵,亦不可单纯以貌取漂,用实践来检验浮漂的性能才是最好的办法。
    同城:银川 举报 赞同0
  • 2楼
    2020-04-12

    能。
    竹脚漂的主要特点就是竹脚比较重,所以跟碳脚漂相比,翻身会更快,到位快,同时也会降低灵敏度,所以用在上层杂鱼多,而且鱼又比较快的情况。
    同城:黔南 举报 赞同0
你的回答
  • 未登录
我要提问

有问题寻求网友的解决也是一个比较不错的方法。

我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