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白鲳介绍

路亚对象鱼淡水白鲳介绍

淡水白鲳 建议适用假饵:米诺 |亮片 |小胖子 |小鱼

  学名短盖巨脂鲤,原产南美亚马逊河,为热带和亚热带鱼类。淡水白鲳(以下简称淡水鲳)具有食性杂、生长快、个体大、病害少、易捕捞、肉厚剌少、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等特点,在扩大池塘养殖对象,增加单位面积产量方面是一种有价值的鱼类,幼鱼阶段还可作观赏鱼。淡水鲳于1982年被引入我国台湾省,之后人工繁殖成功,开始在淡水鱼塘推广养殖。1985年从台湾省经香港引入广东省试养,1987年获得人工繁殖成功,以后逐渐推广全国,成为年产量最高的名特品种之一。

形态特征

  鳍条无硬棘。背鳍18~19;臀鳍16~18;腹鳍8。鳔室为二个,后室长于前室。侧线鳞82~98。上、下颌齿均二行,齿面呈缺刻状尖端突出。第一鳃弓的鳃耙数30~36。有明显的胃,胃囊呈U字状较膨大,其胃的长度约为肠长的1/5,胃与十二指肠交界处有幽门盲囊(幽门垂),肠及内脏周围有脂肪块。

  根据体长118~144毫米的42尾标本的测定,平均体长为体高的1.87倍,为头长的3.35倍,为尾柄长的13.73倍。头长为体厚的1.92倍;为吻长的4.18倍;为眼径的4.27倍。

  体形有点像海水鲳鱼,侧扁成盘状,背较厚,口端位,无须。头部小,头长与头高相当。眼中等大,位于口角稍上方。尾分叉,下叶稍长于上叶。背部有脂鳍,背鳍起点与腹鳍略相对,体被小型圆鳞,自胸鳍基部至肛门有略呈锯状的腹棱鳞。体色为银灰色,胸、腹、臀鳍呈红色,尾鳍边缘带黑色。鱼种时体表有黑色星斑。到了成鱼这种星斑消失,但成鱼的体色会受环境的影响而有些变化,饲养在室内水簇箱中缺乏阳光的碱性水体中的短盖巨脂鲤体色较深、呈深灰至黑色,而放养在池塘中则是白身、银鳞、黑尾、红鳍,四色相配,鱼种加上体表星斑,极为美观。由于这种鱼的体型、体色特点,因此是很好的观赏鱼。

生长特性

对某些生态因子的适应性

  淡水鲳属于热带性鱼类,适温范围12~35℃,最适生长水温为24~32℃,如水温持续两天低于12℃时,就有冻死的危险。该鱼对低氧耐受力较强,在溶氧为0.5毫克/升时仍能生存,适宜在较肥的鱼塘中养殖,还能在盐度10以内的咸淡水中养殖。淡水鲳喜栖息于水体中下层,性情温驯,有成群活动的习性,容易捕捞,其鳞片细小致密,不易受伤,适宜于长途运输。

472 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