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垂作钓鲫鱼的应变措施

一、按水层深浅换钓鱼方法  鲫鱼,属底层鱼,一般只宜底钓。但由于受季节和水温环境影响,也并非常年都在底层活动。  春季,鲫鱼产籽期间,雌鱼都在草面产卵,而雄鱼也就结伴相随,离开底层。当雌鱼分娩后需要大量进食时,它和雄鲫一样,本来入春后,草丛中就有很多青嫩的藻类植物和水生昆虫可食,就不会又沉入水底去摄食。所以,这时候,钓者若用长竿、短线,穿挂略露钩尖的半截蚯蚓,在草丛中仅挨水面,对准鱼头,采用“搁提喂钓鱼方法”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夏季,尤其是盛夏的中午时分,当水中溶氧量大大减少,在“夏季作钓深”也难钓到鱼的情况下,按此时鲫鱼普遍在上水层游窜的习性特点,把“底钓”临时改成10~15厘米的水位实行“浮钓”,就会有效改变鱼不咬钩的状况。二、按食性变化用钓饵  鲫鱼的食性变化有两个基本概念:一是除喜欢微甜、腥香、浓香型食料外,还有夏秋偏素,冬春偏荤的习惯。二是某种食性偏爱在一处长时间受到另一种食料环境影响后,能随之改变成“大众”口味。也就是,在同一水域,尤其是同一区段,不管鱼儿当时是偏荤也好,吃素也罢,大多数甚至所有人一直都用“荤”或“素”中的某同一种钓饵,若自己仍坚持单一不变,效果就肯定逊色。鲫鱼钓饵,主要可选择以下几种。  荤饵:用红色斑马蚯蚓最好。但不要求一定太粗,只适宜火柴棍大小,否则会影响鱼儿咬钩;夏秋,在粪池或水坑,捞取孑孓拌细筛过的煤渣。用米汤调和,捏上钩后,再用细棉线缠牢。这种“十里香”钓饵虽然麻烦但比蚯蚓更胜一筹。此外肉蛆、小青虫也可,效果次之。  素饵:除商品饵外,胡豆粉是传统素饵之极品,它淀粉足、黏性强、微甜、清香,很讨鲫鱼喜欢。常用的还有米饭和用面粉、玉米粉等调制成的钓饵更为普遍,也挺有效。三、按异常状况找问题  野垂作钓鲫鱼,随时随地都会出现异常状况,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撒窝下竿后,一直不见有任何反应。出现这种情况,一般有三种原因:一是位置没有选好,水下根本没鱼。若果真如此,应考虑换窝;二是挨草边撒窝,明草下面或许有你看不见的暗草,喂料全部撒落在草上,没有被鱼发现。应用空钩前后左右反复探测,真有暗草,要重新撒喂或换窝;三是钓饵不“对路”,尤其若发现窝里有鱼星而不咬钩,要马上更换钓饵。  2、起竿获鱼,突然就不见它咬钩。这种现象,也有三种原因:一是鲫鱼本身就是成群结队,四处游窜,把它们“一伙”钓了后,另一群还没有进窝,要耐心等待;二是或许窝里有其它水生动物干扰,若有黑鱼之类的凶猛性恶鱼会撵散鲫鱼,钓者应注意观察窝里窝边迹象,必要时只有暂停下竿,让它离去或者换窝;三是有鲤鱼、草鱼之类的大鱼进窝,要是发现有它们的鱼星,要立即换用钓具、钓饵,临时改钓大鱼。  3、非小杂鱼闹窝,但又老是扬竿不中。其原因在于:一是提竿过早,鱼还没有衔饵进嘴,要准确地把握好提竿时间;二是或许钩钝,要检查换钩;三是用钩太小或钩门太窄,也应考虑另换;四是穿饵臃肿,素饵硬质或捏的颗粒状太大而阻塞了钩弯的钩门,致使钩尖没有刺进鱼嘴。要注意调整饵的形状大小。

165 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