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爱好者最厉害的武器是什么?是我们的眼睛!学

钓鱼爱好者们经常讨论,钓鱼最重要的是什么?有的说选位,有的说诱鱼,也有人说开饵调漂。最令人认可的莫过于“鱼情”了,没有鱼,说什么都是空谈!


其实这些都属于客观要素,主动权仍然在我们自己手里。位置不好可以换,如何诱钓也是根据我们的判断来的,真碰上没有鱼的地方,咱们肯定也不会下竿。
俗话说“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这个“看”才是关键。会看的人,鱼情水情一目了然;不会看的人,黑山白水满眼疑云。
当我们学会了观察,才能更好的定下策略,不论外界要素如何,我们当然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钓鱼爱好者们学会看这7个方面,出钓自然无往不利,所向披靡!
一、看天气

天时地利人和,天时永远是放在第一位的。我想没有哪位钓鱼爱好者不相信,天气对于钓鱼至关重要,甚至有些时候是起到决定性作用的。

天气包含了很多信息,阴晴、气温、风力与风向、气压等等。一般来说,晴天因为能见度高,所以要钓浑水、深水、远水;而阴天反之,可以钓清水、浅水、近水。当然这些不绝对,也不一定会起到决定性要素,同时也要参考其他方面。鱼是冷血动物,对温度的变化十分敏感,温度在5°以下35°以上时,鱼基本会停止进食,对于钓鱼的影响非常大。不同的温度也适合钓不同的鱼,比如20°左右适合垂作钓鲤鱼、鲫鱼,30°左右则适合作钓鲢鳙、草鱼、鳊鱼等。

如果一天内温差过大,也就是有急剧的变天这种情况,往往鱼的开口情况也不会太好。

风会带来食物和氧,所以风对钓鱼的影响也不容忽视。风力过大则不利于我们抛竿、看漂(风向下面单独讨论)。
气压就更不用说了,钓者皆知,气压也会很直接的影响水里的氧含量,而氧含量低会影响鱼的开口,氧含量过低甚至会导致鱼类大量死亡!
二、看地形

也就是选钓位了,不同的地方选择方法也不尽相同。若是江河,选择流水较缓的洄湾、闸口、桥下等地方会对比好;若是湖库,洄湾、桦尖等位置;如果是鱼塘的话,长塘钓腰、方塘钓角、大塘钓边、小塘钓心是最基本的选位方式。

至于水深的选择,水深是相对的,同样的深度在鱼塘算深水,但对于水库而言也许算是浅水。更多的还是要参考天气情况来决定钓的水深,再根据钓点的整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位置。
三、看水质

钓鱼爱好者们一定都听说过,不同的水质情况钓鱼,钓鱼方法是不一样的,最着重体现在饵料方面。
水有清有浊,有肥有瘦,清水理应钓深、钓远,浑水自然是远近深浅皆可,就根据其他情况来综合判断了。
如果是在瘦水作钓,饵料也应当以清淡为主,因为里面的鱼本身缺乏食物,用味型过于浓厚或者刺激的饵料,反而容易引起鱼的警觉;肥水则反之,鱼不缺食物,而且水中的气味也对比混杂,自然就要用味道重一些的饵料才能“脱颖而出”了。
四、看风向

风来自于四面八方,钓鱼面对不同的风向,自然也有不同的选择。
最显而易见的,风带来的食物和氧,在下风口的位置肯定最为集中,鱼儿自然也愿意往这个地方聚集。
另外,大多数情况下,南风多为暖风,适合钓浅水或者钓浮;北风多为冷风,适合钓底钓深。而东风和西风,往往被认为不太好钓鱼,这种时候就多观察其他要素,不要太依赖风来选位和作钓。
五、看鱼星

鱼星往往是我们判断水里或者窝子里是否有鱼的一个重要特征,而鱼星往往有多种形状,也代表着水下潜藏的是不同的鱼类。

大泡很有可能是草鱼,单个小泡一般是鲫鱼,密集的小泡一般是鲤鱼,大片密集小泡则很有可能是鲢鳙。
观察到不同的鱼星,我们也就应该做出针对性的改变。饵料的针对性应当调整,线组上也要根据鱼星来改变大小,不可能看到草鱼鱼星,还去用极细的线组。
六、看地势

这个地势主要是说岸边和岸上的地势,一是要注意人身安全,二是为了方便我们遛鱼。

如果岸边离水面很高并且陡峭,或者地势不平、大斜坡,钓椅钓箱架设不稳,亦或是岸边地滑、有很多稀泥等,这样的钓位不管是作钓还是安全方面都不理想。
另外也要注意周边环境,是否有高压线、树枝等,鱼线缠上去可不是小事。永远不要抱有侥幸心理,都是钓鱼爱好者,心里都清楚,在钓鱼的时候很容易进入“忘我”的境界,一心只顾着盯漂,哪还记得头上有电线呢?
七、看漂相

浮漂是钓鱼爱好者的另一双眼睛,浮漂传递给我们的每一个信号都不容忽视,都是在向我们传递着某种信息。
而这些信息正是我们需要掌握的,我们应该对不同的动作代表的意思了如指掌。真正钓鱼经验丰富的老手,从浮漂的动作就能判断出咬钩的是什么鱼,经验越丰富,判断的准确率也就越高。
学会看漂相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学会的,死记硬背没有任何意义,只有不断的累积经验才是正道。写着写着不小心又写多了,不过每个方面都只是抛砖引玉,并没有写很详细,毕竟我也不是什么大师,而且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理念,不空说的也并不一定对,只是提供一个思路而已。里↓↓
144 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