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方法技巧】​钓具的灵敏性不仅仅是浮漂决定

我们先来明确一下什么是我们追求的灵敏性,我们钓鱼爱好者在作钓的时候都希望我们的钓具灵敏度高一些,这里的灵敏度高一些指的是在一定的程度内灵敏度高一些,并不是绝对意义上的越灵敏越好。就说我们作钓时线组入水后在有鱼儿吃钓饵前处在一个平衡稳定的状态,一旦有外力打破这个平衡稳定的状态就被破坏另外,线组就会发生动作,然后通过浮漂反应给我们,我们就扬竿中鱼。



绝对意义上的灵敏性就是打破线组平衡状态的外力越小就越灵敏。这样的灵敏并不是我们钓鱼爱好者追求的。比如水流的力量,风的力量,等等外力都可能致使线组产生动作,如果我们的钓组追求绝对的灵敏,那么浮漂入水就有动作,那还怎么钓鱼,所以我们钓鱼爱好者追求的是一定程度内的高灵敏而不是绝对意义上的高灵敏,这一点一定要明确。除此之外还有一点需要说明一下,就是我们线组在入水到位后的垂直或者说绷紧的程度,这点理论上并不能影响灵敏度,但是会影响信号的传输还会严重的消耗信号,只是我们浮漂的反应严重滞后或者是没有反应。
浮漂的本身就有灵顿的不同,浮漂最直接的一个衡量标准就是吃铅量,吃铅越小浮漂越灵敏,因为吃铅小,铅坠更轻,触发所需要的里就小,更轻的铅坠才更容易被拉动,而且相对于吃铅大的浮漂动作会更大更明显。所以吃铅小的浮漂更灵敏。就是说同样的力触发了不同吃铅量的浮漂,那吃铅少的浮漂,动作的幅度就会大。


灵敏与否跟浮漂造型也有一定关系,漂身细长比短粗的信号更容易出来,因为漂身细在水中的阻力会更小一些。其次就是漂尾,漂尾越细动作越明显,也更容易被拉动,所以细尾比粗尾灵,甚至鱼口轻的时候使用粗尾,信号往往都出不来。这里我们进一步说明,并不是漂身越细的浮漂就越好用,比如一些顿口浮漂就对比粗一些,但是出口的时候顿口的力度非常好,漂相很是清晰明了。所以我们还是要根据不同的作钓情况来选择使用浮漂。
说了这么多究竟除了浮漂以外还有哪些方面影响灵敏度呢?在作钓中主线有长短、粗细之分,长短和粗细都钓组的灵敏度影响都非常大。主线细,我们会认为有更好的切水性,这个所谓的切水性对比科学的理解就是线越细,受到水的吸力、张力影响越小,信号越是容易出来,所以主线细比主线粗更加灵敏。为啥粗线难钓到小鱼,其实小鱼也在吃钓饵,但是由于主线太粗导致阻力大,信号出不来。还有就是信号传输过程中会有消耗和延迟,主线粗和长都会加大信号的消耗和延迟,致使漂相模糊或者滞后。


主线影响灵敏度那子线也会影响灵敏度,子线除了和主线有相同的原因会影响灵敏度以外,还有子线的的软硬度,太软了会严重消耗产生信号的动力,太硬了鱼儿吃着又档口。我们在挑选子线的时候要注意一下,还可以在子线的长度上弥补一下。比如我们使用很软的子线时,子线的长度短一些就可以大大降低对动力的消耗,出口就会很有力清晰。
171 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