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分析鱼的活动特点选择野钓位

没事和几位鱼友闲聊,谈起一个话题:鱼类在水中我们如何找到它们呢?俗话说;七分钓位,三分钓。休闲、野钓时如果幸运的遇到了好钓位,那鱼获自然令人满意,因此,鱼友之间发生冲突也多源于此,足见其重要。对于钓位的选择朋友们各有个的方法;比如春季作钓浅,钓水暖,钓草空;夏季作钓深,秋季作钓阴。钓半岛,窄寻宽,宽处要把窄来找,。如此如此,钓鱼的谚语真是太多了。有时把人搞的无所适从;那么如何才能寻找的鱼的行踪呢?其实,鱼的活动比我们更有规律。我就这个问题结合我的经验做了一下整理。

初到水边我们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今天的鱼儿能在哪呢?在哪钓好呢?

没有一个好的钓位,是不可能钓到更多的鱼的。这话一点不假。所以鱼人对钓位的选择都非常细心,都高度重视。为了一个好的钓位,不惜披星戴月。可是有时鱼就是不可怜我们,明明是一直都不错的位置,今天却没有鱼光顾;特别是在池中,高手们在为无鱼咬钩而郁闷时,旁边几乎不会钓鱼的,却在那大呼小叫,连连上鱼,忙的不亦乐乎。其实,认真的想一下,也许就可以找到问题的答案。

小水池,没有什么可说的,你可以抗着竿去找,非此既彼,鱼活动的空间是有限的,短时间内你总能找到它。一般几亩大的池子,天气是钓位的决定要素之一,停口了---,窝中还有明显的鱼星泛起,不知何故。是大鱼进窝了吗?为什么不动口呢?换上了一套更细的钓组,注意力高度集中,发现漂好象被水流冲的一样略微走了一线,而后又恢复了愿样,再一次投竿,漂刚走就提竿,一条半斤大的鲫鱼不情愿的上来了。如此咬钩我还是第一次见到。如法我连续钓了多日大鲫鱼。04年我在39号垂作钓鲫鱼,同一天在同一钓位不同的时间段我钓了三种鲫鱼,银白鲫鱼,板鲫鱼,黑鲫鱼,它们反映到浮漂上的信号决然不同。从不同类型鲫鱼吃钓饵的不同,说明了它们生活在不同的区域,且集群而生。

三,鱼的回游,生殖回游,觅食回游,。等特性,一些材料介绍的对比详细,只简单的说一下;在每年的春夏之交,淡水鱼类进入了繁殖期,野生鱼类在水量充足的情况下,特别上大型鱼类,都会从深水游到近岸寻找适合产卵的地方。而后再回深水;或者,从江河中游进小的沟叉,产卵后游回江河。等等。觅食回游;一些鱼类在一定的时期,会来到其食物区,安家采食。

那么我们找鱼的原则是什么呢?就是根据鱼的地域性确定鱼的大体位置,再用鱼的(鲫鱼)集群性,回游性,找到具体位置。其总的原则是选,鱼窝,鱼道,鱼的食物源。这也是我在野钓时候的选位准则。比如;鲤鱼(野生成鱼)在产卵后期,我们在近岸就容易钓到,但时间很短。而后就进入了觅食回游期,每天会在基本固定的时间段,路过,出现在固定的地方。去年,我在一野池,用台钓手竿爆炸钩,钓一石碓旁,几乎每次都是在11点左右钓上一两条4斤大小的鲤鱼。鲫鱼,只要找到鱼群后,可以连续钓几天。钓冷水鱼类,就更有时间性了。

下面就说说鱼窝、鱼道,食物源的寻找、判断。

鱼窝;鱼在水中生存,不是随便找个地方就可以的,它们对环境的要求是对比严格的,一般要具备这几个条件;1,温度适宜,2,安全,3,易于捕食。4,溶氧充足(野钓一般不考虑)。具备这样条件的地方就基本上是鱼窝。在自然水域中能满足这这样条件的地方,一定是地形复杂的所在,一定有一些自然物质为它们提供安全保障。鱼是水生动物,它具有一般动物的特性,----为生存而斗争。就是找到食物;保全自己。所以小型鱼类想方设法为自己找到一片有屏障,如水草,树枝,乱石等的地方,而这种地方正是水生物聚居的所在。在这种地方会大胆的吃食。大鱼(食肉)也会到这种地方去寻找小鱼等食物。大型鱼类,则会选择更深一点,更安全的地方,霸占下来作为安家之所。

鱼道;有资料介绍,鱼群,大鱼在一定的时期内,会按照一定的路线有规律的早出晚归。它们可以记住自己的行走路线。她们的路线上一定有特殊路标,如;水下的岩石,陡壳,水草的边缘等,所谓的鱼道就是鱼经常游走的水下通道,也就是鱼从窝中到食物区经过的地方。鱼在水中活动主要目的就是寻找食物,食物是第一原则。所以,鱼道的确定,就是在鱼窝到浅水域之间找到水下特别的地形,比如,木桩,大石,沟砍,水草外边等等。

鱼食物场;任何生物活动的目的都是为了生存和繁衍。所以食物是具有唯一性的。鱼类也一样,它们无论如何也要寻找到食物,并且记住食物的所在。因此我们只要通过了解鱼的食性,在水域中找到这种鱼的食物的生活地点也就找到了这种鱼的食物场了。由于各种条件不同,鱼的食性不一样,无法详细说明,但是,了解到鱼具体食物后就可以在这种生物积聚的地方钓这种鱼了。

同时,我们还要了解一些外界要素对鱼活动的影响,比如;温度,气压,水流,涨落水,是否有大量的食物注入以及鱼自身的生物周期等。鱼类都是有其自己的最适合的温度区间的,每种都一样,温度过高会加速鱼各项生理指标的超负荷,而一些功能又跟不上,造成鱼无法生存;过低则会使鱼的代谢减缓,使得鱼食欲不振。所以我们要找到适合鱼生存温度的地方;气压,对鱼的影响,主要是影响水的溶氧量上。钓迎风口就是如此。水的变化影响鱼的行为,其间有许多不确定性,一般要在水稳时才对比好钓。外界有大量的鱼可吃的食物进入时就不用再费力找鱼了,这里就是最好的钓位。鱼的生物周期,一般繁殖期,鱼多会到边上来,有些鱼类这时是不采食的,生长期鱼会到食物场安家。

这样我们在寻鱼选窝的时候就有了一整套方法了;首先是要知道你要钓的鱼,在这样的天气下,是否可钓,最适合的水温在哪,一般同一个水域温度是不同的,在温度较高是时候还要考虑溶氧问题。然后,再找到它的生活区域,在这一区域里找到这种鱼的藏身之所,鱼的食物在什么地方,从鱼窝到食物场的必经路线。我们就可以;或钓鱼窝;或钓食场;或钓路径。哪个方便钓哪个。提醒大家的是;尽量不要破坏钓点的水域构成,哪怕是拔掉一根草都有可能使鱼散去。

142 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