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漂方法技巧之灵钝在野钓中的运用

休闲野钓也需要把握调漂的灵与钝吗?这个问题取决于钓的对象鱼不同而不同对待,钓大鱼无须灵与钝,或者说钝比灵好,这样在垂作钓鲤鱼等狡猾的鱼时候省得过早提竿而吓走鲤鱼,因为鲤鱼吃食和鲫鱼不一样,先会试探,吃了吐,或者用尾巴拍打,调漂太过灵敏就会在浮漂上有动作信号,提竿就吓鱼。在垂作钓鲫鱼和中小型鱼类上就要讲究灵敏度抓口,笔者结合多年的野钓体会就浮漂的灵顿和运用为图钓网钓鱼爱好者讲解其中的奥秘。


一、灵与钝的概念和关系
浮漂的灵与钝实际是个相对的概念,何为灵何为钝在钓鱼界没有准确的定论。有些人就把调四钓二奉为金科玉律。经过实践证明调四钓二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师们几乎都不用这种调钓方法,因为这种固定的方式没有区分浮漂的大小和灵顿的不同表现,但作为悬坠底钓的入门技术还是体现了简单、易学的特点。
既然要区分灵与钝,首先就需要确定灵与钝之间的中间点以什么为标准的问题。关于中间点,钓界的争议也非常的多,大师何蔚蓝在《论说浮漂》一文中认为:浮标是没有灵敏点的,而只有灵敏的浮标。
为了表述起来清晰易懂,本文采用的基调以四目为灵敏界点,调目少于四目为调钝,多于四目为调灵。钓目少于调目的为钓灵,多于调目的为钓钝。总结起来,灵与钝各有两个方面的表示,即调灵和钓灵,调钝和钓钝,读起来可能有点拗口,以调四钓二举例说明:
半水调漂调目少于四目为调钝,调目多于四目即为调灵。半水调漂调为四目,挂饵找底后浮漂出水平水至3目为钓灵,浮漂出水四目为不灵不钝,浮漂出水在4目以上的为钓钝。
浮漂的调钓,直接的作用就是变化饵料到底后的状态,以最好的位置适应鱼口,任何让鱼儿能够不费力的就吸入口中,提升中钩率。
调灵钓灵是为了更好的反应出浮漂的鱼汛,适合于鱼情活跃、鱼口较好的季节;调钝钓钝是有助于加快饵料的下降速度避开杂鱼的干扰,也是为了降低鱼儿的警惕性,冬季能够更好的适应鱼口,适合于杂鱼较多和气温低、鱼情较差的水域。
调灵钓灵、调灵钓钝、调钝钓灵、调钝钓钝都是建立在上述基础上的,各有各的适用条件,各有各的适用理由,不是一成不变,也许一天之中要运用多种调钓方法,不要嫌麻烦,熟悉了以后就会很快做到这种变化,也正因为有了多种变化才使得台钓更有魅力,适用的水域也才宽泛,钓鱼爱好者的快乐就更多。

二、浮漂灵顿在野战中的运用
野钓不同于竞技钓,讲究的是休闲和上钩率,中钩的频率不是优选项,因为聚鱼就很不容易,脱一次钩又会等待很久;而竞技更多的是讲究中钩的频率。要保证上钩率,浮漂的调钓直接的作用就是改变双饵到底后的状态,是一饵到底一饵悬空、还是双饵到底、双饵躺地、双饵离底、或者是钓跑铅,目的就是能否适应鱼口。你我不是鱼,无法看到当时的鱼口的真实情况,我们只能通过浮漂的反应和中钩的状况来判断鱼口,并能够快速的做出判断和调整。
上钩中鱼率高,说明鱼有点离底。调整方法是浮漂向钩的方向下移。下钩中鱼率高,说明鱼儿贴底。调整方法是浮漂向杆尖的方向上移。浮漂刚翻身就有口起鱼了,说明鱼儿上浮。果断打浮,即钓浮水。有口提杆锚鱼,说明钓钝了。浮漂向钩的方向下移,或者剪铅皮将调目增加1-2目。顿口无鱼说明钓灵了。调整方法是浮漂向杆尖方向上移,即钓钝。浮漂上下移动一般以2公分左右慢慢调试,直到中鱼率稳定。
几年前看了台湾吕景新先生的视频,明白了很多调钓的道理,近几年来几乎一直在运用他的无重力调作钓方法,颇有心得,下篇中就简单的介绍给钓鱼爱好者们。
吕景新先生一直很重视鱼儿的适口性和浮漂调钓方法的研究,他将调几钓几定义为零重力作钓方法,钓目大于调目定义为负浮力作钓方法,调目大于钓目的方法他运用得较少,即便是用,调目基本上也没有超过3目,称为两目斩,名字够诱人的。
零浮力作钓方法是一饵躺底一饵触底,浮漂调整就是调几钓几。负浮力作钓方法是双饵躺底,浮漂调整就是钓目大于调目,属于调顿钓顿,比如调一钓二、三、四、五。都是讲究的是鱼儿在饵料入口时要求不能及时感受到子线的牵跘,降低鱼儿的警惕性,提升中钩率。

三、野钓零浮力调漂步骤与方法技巧
1、先半水空钩调漂调一目,调个大概。
2、挂饵找底后,让漂露出水面2目及以上,肯定找到底了。
3、然后将漂往钩的方向下移50公分,保留最上端的太空豆不移动,再次半水空钩调漂,调为1-3目(鲫鱼漂调为2-3目,深水漂调为1目),称为精调;
4、将漂拉至保留的太空豆处,再次挂饵准确找底,调整钓目为1-3目;
5、钓目先以1-2目起钓,钝中钓灵,目的是便于尽快发现鱼情;有动作才好调整,没有动作就不知道咋样变化。
6、如果有鱼上钩,就注意观察吃上钩或吃下钩,了解鱼儿的就饵情况及时作出变化调整。

零浮力和负浮力作钓方法,本人反复使用后觉得都适合,拉饵搓饵不必重新调漂,只需要调整钓目即可。对于浮漂语言来讲,什么动作是有效鱼汛也不能简单的一概而论。我的做法就是:宁愿拉错不愿放过,其实就是:鱼儿在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水域、不同的季节在水中的水层不一样,状态不一样,吃口就表现得不一样,甚至在同一个水域的同一天中,吃口都会出现不同的表现,也许是上送,也许是顿口,也许就是上送后下顿。鱼汛和吃口大小与用漂、调漂也有很大的关系。所以,刚开始作钓时,不管是上送或下顿,建议都要扬杆,以了解此地此时段的鱼儿就饵状态或者杂鱼情况,多几杆后自然就清楚了,再做出相应的调整就是你的应变能力的展现了。

248 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