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对钓鱼的影响 安静的环境有利于作钓

许多钓鱼爱好者跟我一样,非常讨厌钓鱼时身旁有人高谈阔论、指点江山。说实话,作为作钓者,我们中的大多数人修养还是不错的,不会因为别人的指手画脚和评论而动气,可是我们却非常讨厌别人破坏我们的钓鱼环境。外行人总觉得,钓鱼不就是玩么,要什么环境啊!我想纠正一下,钓鱼不仅仅是放松休闲,它更是一种运动,一次没有血腥和烟火的狩猎。钓鱼不仅需要判断天时地利,更需要一个安静的周边环境。别说是大声言语,就是过大的动作、不注意的行为,都可能会让鱼受惊。一个不小心,花费两个三小时做好的鱼窝就会顷刻烟消云散。

鱼是一种胆子很小的动物,它们对于周边环境的变化非常敏感,一有风吹草动就会潜入水底。很多人都觉得鱼在水下听不到岸边的声音,这显然是错误的。鱼跟其它动物一样,也有耳朵,只是它们的耳朵进化到了头骨之内。鱼的听觉虽然不能说特别灵敏,可是它们却能听到人类听不到的一些低赫兹声波,也就是说,即便是很小的声响,它们都能听到。此外,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空气中的三倍以上。您说,鱼能不能听到水上的声响?

当然,轻声地交谈对于钓鱼确实没有太大影响,这主要是因为自然界本身就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声音,人们的低声说话未必会让鱼受到惊吓。可是,如果出现一些不合时宜的突发声响,准备咬饵的鱼肯定会迟疑甚至扭身就跑。

在实践当中,无论是野钓还是在鱼池“狩猎”,我们大都是跟其他钓鱼爱好者在一起行动。破坏安静的氛围不仅会让自己无所获,还会影响别人的渔获。所以说,保持安静应当是钓者应有的道德准则,是一种约定俗成的活动规范。

当然,既然是户外运动,如果真的不发出任何声音,刻板的遵守教条,必然会丧失很多乐趣,毕竟我们是来休闲的,而不是来受罪的。那么,我们在钓鱼时应当如何尽量创造一个声噪适宜的环境呢?对此,我的建议是“轻打窝,轻挥杆,轻言谈,轻行动,轻起鱼,轻收纳,勿惊声。”

①“轻打窝”自然是指做窝的动作要轻。有人觉得打窝算是钓鱼前的准备工作,不必太在意方式方法。可鱼并不是这么认为的!你仔细观察便会发现,一旦你动作很大、重重地抛下窝子,鱼可能这少半晌就不会进窝了。所以说打窝时轻抛轻放才能不吓到鱼。

②“轻抛竿”自然是抛竿动作要轻,别想着耍帅飞线入水,这么做不仅不潇洒,还显得极不专业,这明摆着是不准备好好钓。

③“轻言谈”和“轻行动”自然很好理解,小声聊天,自然行动,不要因为走路不注意踩断一根树枝吓跑了正要开口的大鱼。

④“轻起鱼”自然是指收竿起鱼要轻,不要往空中甩,那样不仅伤害钓鱼竿竿体,还容易惊吓到窝子里的鱼。

⑤“轻收纳”是指将鱼放入鱼护时要轻,如果随手丢进去,鱼很容易大幅度扑腾,这声响对其它鱼儿来说无疑是催命符。

⑥“勿惊声”其实主要是指手机铃声,嘈杂的手机铃简直是我的噩梦。我曾不止一次被突然发作的手机铃声惊跑鱼。来钓鱼自然不用关机,可是手机还是调成振动或者低音对比好。

这时也许有朋友会问,“我陪着老板一起钓鱼,他接电话高谈阔论,嘈杂不堪怎么办?”这还用想,老板怎么能错,陪老板就好好陪,他开心了就行。至于钓鱼,闲暇时您再来吧。这年头,找份工作比钓条鱼可难多了!

330 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