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马哈鱼的特性与分布情况

大马哈鱼,鱼纲,鱿科,为名贵的冷水性经济鱼类之一,其种类青色大马哈鱼,红色驼背大马哈鱼、乌苏里白哈鱼、花斑马苏大马哈鱼、花羔红点鮭、花纹细鳞鮭、太平洋鮭、大西洋鮭等,大马哈鱼分布在北半球北纬36°- 60°之间,环太平洋、大西洋的北温带至亚寒带海洋中。

一般要长至4周~6周岁,才能达到性成熟。性成熟的亲鱼们,于每年秋季(8月一10月)或春季(靠近北冰洋地区则3月一5月),必定弃海溯河,问到它们世代相传的出生地、一“母亲河”,去产卵繁殖后代。大马哈鱼的“中国母亲河”分布于吉林省的挥春河,黑龙江省的绥芬河、乌苏里江、黑龙江、松花江、牡丹江及其支流。在回溯母亲河产卵时,每尾雌鱼平均产沉性卵4000粒,雌鱼事前在沙砾质江底掘穴做“产卵坑”。

产卵后的大马哈亲鱼,因多日饥饿、劳累、伤残、力竭而全部死亡,为“爱情”而献身。而那些经过漫长冬季,在冰水中生存下来的大马哈鱼卵,到第二年二三月,历时5个月时间,才能变为亿万尾7厘米一8厘米长的幼鱼苗,随着春汛急流,蜂拥人海,直至在海洋中长大成熟。按照大自然的法则,对于那条永恒的“母亲河”来说,则是年年为大马哈鱼“育卵”,又年年为大马哈鱼送子入海,长久不息。为了保护这一宝贵的自然资源,应严格控制内河大马哈鱼捕捞数量和确实保护产卵种群。


518 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