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钓鱼应该钓深还是钓浅,渔获必丰

1.大鱼钓深,小鱼钓浅
大鱼之所以能长大,是因为它长期无数次和追打电钓作斗争,有一套对付渔人的经验。它知道,尽管浅处食物比深处丰富,但由于自己身体大,浅处近岸水清,容易被人发现而被围追捕捞,如果逃跑不及很容易成为盘中美味佳肴。因此,白天大鱼都在深水里多,而不敢近岸浅处活动。

小鱼由于它个体小,动作灵活敏捷,容易躲身藏体,因而经常敢在浅水处活动觅食。所以钓大鱼选钓点应该在深处,钓小鱼应该在浅处。


2.白天钓深,晚上钓浅
白天钓场水域被强烈的阳光照射,浅水区比深水区温度更高,白天鱼都退到深水区里,在那里仍然钓到鱼,在浅水里钓不到鱼。

晚上,特别是山区的晚上与白天气温、水温差别都很大,有时白天35~36度,晚上刚24~25度。晚上天气阴凉,水温适宜鱼生活,浅水域比深水域水草多,食物丰富。加上夜晚天黑,能见度低,人畜活动少,鱼感到安全,就大胆从深水区到浅水区来活动找食。所以晚上宜钓浅,不宜钓深。

3.炎热钓深,阴凉钓浅
整个漫长的夏季,并非天天都一样阳光似火,闷热袭人。也有白云飘飘、凉风习习的好日子。鱼也并不是因为天气闷热、水中缺氧生活难受而整天闭口绝食。因为天气闷热肚子也照样饥饿,如果发现自己所在之地有食物也是要吃的,所以把钓点放在深处,将饵料送到鱼窝中,还是能钓到鱼的。

阴凉天气,凉风送爽,水中起层层微波细浪,浅水处水温迅速下降,比深水里低得多,那里氧气也比深水里充足得多,鱼便精神焕发,纷纷从深水里游到浅水处活动觅食,吃饱后也顺便在浅处嬉戏玩耍。此时,将钩饵投到浅处,鱼获必丰。


4.清水钓深,浊水钓浅
有句话说“水至清则无鱼”,此话不完全正确。如果钓场里本来就有鱼,因为天旱水位下降,又不经常有人畜下水活动,而使水相对澄清,鱼就相对集中在深水区而少来浅水处活动。在这样的水域垂钓,钓点就应该选在深处。

有的钓场由于鱼多而使水较浑浊,能见度低,鱼发现人不在岸上活动,感到较安全,就敢前来食物较丰富的浅水处寻找食物,在那里下钩获鱼较多。


5.野鱼钓深,养鱼钓浅
野生鱼生活在野外江河湖泊里,无人保护,得不到安全保证,经常提心吊胆地过日子,时时刻刻都提高警惕。鱼虽然明明知道浅水域自然食物比深水域多,但为了安全第一,平时宁可忍饥挨饿,也躲在深水里而不敢到浅水来觅食。因此,钓者想钓到鱼多,应该是选择深水做钓点。

池塘里的鱼有人承包喂养,不经主人许可,除非是小偷,一般外人是不能垂钓的,所以鱼有安全感,平时经常到食物丰富、氧气充足的近岸浅水处活动觅食。所以在浅处下钩肯定比在深水钓丰收。


6.有干扰钓深,无干扰钓浅
受到干扰多的钓场,鱼经常胆颤心惊,不敢前来浅水里活动觅食,白天整天都在深水里,所以白天出钓要钓深不钓浅。有的钓场地处偏僻,距离人畜活动地方较远,没有受到干扰或干扰较少,浅处水草多,自然饵料比深水多,鱼到浅处来找吃,所以在浅处设点保证没错。

7、雨钓浅,晴钓深
钓鱼们应该都知道一句话,叫做‘晴钓深潭,雨钓浅边’,意思就是说晴天我们要钓深,这是因为炙热的阳光十分容易将水体表层的水晒透,所以鲤鱼在晴天的时候不得不在深水区去凉。而雨天就不一样的,降雨会让浅水区的水变得更凉爽,并且还会给浅水区带来更丰富的氧气,所以我们钓浅为宜。在这里我们也可以得到一个结论,夏天钓鱼雨天是最好钓的时候。并且好的鱼线也十分重要。


8、活钓浅,死钓深
我们这里所说的活和死当然不是指鱼的活和死,而是指活水(流动的水)和死水(静止的水)。在气温较高的夏天,活水区域一般水都是流动的,所以不仅更凉爽,而且含氧量也较高,所以夏天钓鱼的时候遇到这种流动的水钓的浅一点反而更好。而在死水区域,阳光直射在水面上,上层的水温一般都较高,鲤鱼反而都会在较深的深水区才较凉爽,这时候就需要钓深了。当然我们还需要鱼漂来帮忙我们探测深浅,助我们一臂之力。


以上所讲钓深钓浅都指在同一个钓场里相对来说的,没有死板规定多少尺寸才叫深,多少尺寸才叫浅。就以2米深为例,对平均水深3米的钓场来说,它是浅;对平均水深1.5米的钓场来说它又是深了。

396 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