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铅作钓方法作钓野河鸭鹭方法技巧

一、习性与食性

鸭鹭是生活在淡水中的小型鱼类,头部较小,上下颌等长,嘴巴位前方,属于口端位,吻部椭圆形,腮盖坚硬,体修长,常见的个体身长15~25厘米,钓鱼社,山区溪流里的鸭鹭最大可长到30厘米。鸭鹭体表布满鳞片,脊背淡青色,体侧及腹部均为银白色,所以又称小白鱼。它生性活泼、顽皮,经常在有波浪或流动的水域游戈、嬉戏和觅食。了解鸭鹭这一特性对我们作钓目标鱼很有帮助。

鱼类一般都有趋温性,而鸭鹭则相反,喜欢凉爽水体,属于冷水鱼类。当水温在10摄氏度左右的时候,鸭鹭的表现对比活跃,当水温降到10摄氏度以下的时候,鸭鹭的活力和食欲仍然不减。每年谷雨之后及秋末冬初这段时间是作钓鸭鹭的最佳时段。

鸭鹭是个“吃货”,食性杂,摄食以滤食和掠食性为主,荤素不拒,什么小虾、浮游生物、摇蚊幼虫、水生昆虫、昆虫卵、水蛆、陆生蝇蛆、谷物(嫩玉米粒、玉米面团),还有主攻鲫鱼的商品饵料系列,都是它们的“美味佳肴”。

鸭鹭分布较广,江河、溪流、湖泊等水系都有它们的踪迹。鸭鹭肉质细嫩,营养丰富,味道鲜美,由于毛刺较多,宜油炸食用,外焦里嫩,为最佳佳肴之一。

二、钓具与钓组

作钓鸭鹭的传统作钓方法就是钓动水。人们把这种作钓方法称为钓跑漂,因此对竿、线、漂等钓具的要求也就另有讲究。

1.钓具

①钓鱼竿。手巧不如家什妙,选择钓鱼竿最重要。台钓手竿3.6米,不长不短,长度适中,竿体轻盈(竿重不超过70克),整体弹性良好,操作得心应手。

②线钩。线组主线选用1.2号尼龙线,脑线0.8号尼龙线。山区溪流里的目标鱼体形偏大,不宜拴双钩,最好拴单钩。笔者常用的钩型是秋田7号,钩尖锋利、刺透性强,命中率颇高。

③跑漂。在牡丹江地区首选的跑漂主要是七星漂(调1钓6,或调2钓5,或调0钓7);其次是轻型泡沫漂(一种用废弃的拖鞋底制做的浮漂)

④抄网。在海浪河上游钓跑漂,抄网是必备的辅助工具。理由一:该河上游河段的鸭鹭长得膘肥体硕,出水的一般都在740~1000克,冲击力极强。理由二:作钓者是站在水里控竿,当鱼儿被牵至眼前时,切忌用手去抓,如果直接用手去抓,必跑无疑,必须抄网伺候,方可万无一失(抄网不得放置在身边的水里,避免鱼钩挂网造成麻烦,最好倒插于颈部的衣领里,用时顺手拔下)。

2.钓组

钓组匹配组合简单,主线总长要短于竿长50~70厘米(因为作钓者是站在水里,身高降低了,等于钓线加长了,上鱼后须用网抄抄之,如果钓线过长了,鱼儿根本牵不出水面,无法准确下网抄获),脑线长10厘米,铅坠重量小于浮漂的浮力,取悬坠传统作钓方法,原则上能够让漂浮在水面上的浮子轻轻松松“跑起来”。

三、钓点与站位

1.钓点

钓跑漂主要是钓动水。动水水域有主流、二流、缓流,但适合钓跑漂的动水只有二流(即主流与缓流的结合部)。二流水势相对主流小了许多,水的流速不急不慢,水面呈“滑流”态势,很少有大的波浪。浮漂在水面上能够不紧不慢地“跑”起来。这是因为钓跑漂的特点是钓一条约7~7.5米的长带形,水线长以60~80厘米为宜,特殊情况亦可增至1米左右。浮漂在顺水漂流的时候,牵动时而触底的钩饵在水底一路处于动态,犹如一只肥美的虫儿在玩耍游戈。鸭鹭爱吃活食,见着送到嘴边的美食,岂能放过!

2.站位

钓位的选择也不容小视,因钓位多设在水里需涉水施钓,因此特别提醒注意:在选择站立时要严格控制水的深度,倘若你䠀得过深,容易发生意外,千万不可粗心大意。在野外作钓,安全始终是第一位的,笔者下水的深度一直控制在70厘米以内。

四、钓饵与诱饵

1.钓饵

蝇蛆是作钓鸭鹭的最佳钓饵和诱饵。蝇蛆的蛆体又腥又臭,为地地道道的浓腥型饵料,深受鸭鹭、虫虫等鱼类的青睐,是主攻目标鱼的佳饵之一。

挑战大型鸭鹭,要多装饵,装大饵,少则一钩挂8条绳蛆,多则装13条蝇蛆。装大饵的作用有二:一是大饵适合目标鱼的口型,加之它们都是一些贪婪的家伙,见着大的肉团就会吃上一口;二是大饵还可防止那些嘴馋的小机灵们的骚扰。

2.诱饵

作钓前,要在选好的钓点打重窝,抓二三把蝇蛆向窝区上游二三米处抛去。作钓开始以后,要不断进行续窝,通常情况下,每续一次窝子中间大约要隔2-3分钟,有时可长达5分钟。操作过程是:从饵料盒里抓取蝇蛆20条左右攥在手心里,然后将手背贴近水面,五指并拢伸开,用拇指顺着钓点的水流一二条、一二条地往水里扒拉,使其形成一条狭长的食物链。实践证明,此法看似简单但诱鱼、留鱼效果特佳,既不会将鱼喂饱了,也不会把鱼喂散喂饱了,让进窝的鱼群总是沿着这条食物带往返觅食,舍不得离开半步。鱼儿在拣食的过程中不经意即会发现那喷香可口的“肉团”。作钓鸭鹭,每天需要的诱饵量大约是5千克左右。

五、观漂与控竿

1.观漂

317 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