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袭」金华王村


           图/文 胜在江湖

  钓鱼爱好者阿东来自浙江的中部地区金华,本是位海钓发烧友,经常和台州沿海地区的我们一起出矶海钓。我们从钓场相识相知,之后成为一起户外出钓的好伙伴,好朋友。这冬季一到,气温降了下来,出海钓鱼的希望很渺茫,但积压在心底的钓瘾却无时不在涌动,一月下旬的那次通电话,阿东提及金华周边布满大大小小的珍珠养殖塘,塘主承包后主营珍珠养殖,绝不会在塘里电鱼,而密布着的珍珠养殖棚也不允许拉网捕鱼。因此塘里成了一些野生鱼类的理想生长场所。这一消息生生把我们台州几位钓鱼爱好者的钓瘾勾引出来。海钓出不去,去金华会合阿东叙旧,钓那里的野生鲫鱼总可以吧。于是便有了这次两天的长途奔袭金华王村的游钓之旅。呼朋引伴,外出游钓,钓鱼爱好者图的就是开心热闹。综观这次游钓,感触最深的是以下八个字:“一阴一晴,一惊一喜。”

  一阴
  2007年1月23日,阴有小雨,气温3-9度,沿海海面东北风6级阵风7-8级。
凌晨4点半,天空中飘着毛毛细雨,路灯在黑暗的夜空中发出淡淡的晕光,街道上已经潮湿。但恶劣的气象挡不住钓鱼爱好者的脚步。我和老于、老林、彬超、小排、小敏,晓明一行共七人分开两辆车于温岭出发了,经省道、高速一路奔驰,耗时4个多小时先到达金华的义乌。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少不了要走一些弯路,当我们汇合阿东后,已经快接近10点,提早用了午饭,阿东带路驱车来到王村钓场时,时间指向10点半。
  天气阴沉沉的有些可怕,雨不紧不慢地下着,东北风刮在脸上有些生痛。我们一行换上雨靴,穿戴好雨衣,两手提满钓鱼装备,越过泥泞湿滑的田埂,来到一口珍珠养殖塘。此塘位于一些田亩的中间,面积有大概有几十亩地,水面上整整齐齐飘浮着一些绿色或白色的塑料瓶,而在这些绿的或白的塑料瓶之下,隐隐约约可以看到水中挂满了珍珠蚌。阿东告诉我们,塘费很便宜,每天每人只要10元钱。
  我们一行人占据了塘的各个角落,选配钓组准备作钓。我们用的都是传统作钓方法,长竿短线定点钓。酒泡碎米做窝后,以红虫为钓饵开始作钓。这在布满珍珠养殖棚的塘里特别有优势。(我自己用的是6、3米的钓鱼竿,0、6号线,4号海夕钓钩,立漂。但事后证明我的竿还是短了点,他们用10米多的竿钓获的结果要好的多)。开钓后不久,对讲机里传来彬超最先上鱼的消息,是一尾2两多的银鲫。接着大家都有鲫鱼不停钓到,大的有3-4两重。而我做了四个离岸5米左右的窝,浮漂连动都不动一下。
  气温实在太低,我站在水边冻得嗖嗖发抖,牙齿不停打颤,握竿的手开始麻木,鼻涕不争气地流了出来,好不狼狈。我丢下钓鱼竿跑步取暖。到了下午2点,也许大家都冻得够呛,提前草草结束了下午的作钓活动。三个小时左右的钓获成绩,彬超和小敏最好,都有近20尾2两以上的野鲫收获,而我和阿东最差,一起交了白卷。

  一惊
  由于我们远道而来,对当地的钓场情况不是很熟悉,好客的阿东带我们去另外的一口塘去察看,还谓之为明天提前“踩点”。到后才知道这口塘是阿东朋友的一口养殖塘,塘不大,呈长方形状布置,塘边早有一个当地钓鱼爱好者用台作钓方法正在作钓。我们猜测阿东是想尽地主之谊,担心我们下午没钓个尽兴,特意安排了这个善意的“阴谋”。
  老于、老林、彬超忍不住水的诱惑,率先拿出钓组进行作钓。剩下的我们站在旁边看热闹。看他们打窝下竿后不到十分钟老于就钓上了半斤左右的一尾银鲫,其后每人很快都上了鲫鱼。看到上鱼很快,小排、晓明也终于被拉下水,加入了钓“腐败”塘的行列。
  这时候,老于钓到了一尾大鱼,10米长竿弯成一个满弓状,0、6号的鱼线切水的声音呼呼直响。水下之物左冲右突,搅得水底一片混浊,水面上冒着被搅起的大小水泡,一些受惊的鱼儿跃出水面四下逃窜。老于嘴里念念有词,“什么鱼什么鱼?完了完了,我的0、6号线要断了。”老于手上不敢用力,变成了水下之物牵着老于走。经过四五个回合的较量,大鱼终究力乏,渐渐浮出水面,是一尾10斤左右的大草鱼,大尾巴一甩水面便出来个很大的旋涡。老于还是担心他的过细的鱼线,牵牛似的经过一段时间的对峙,慢慢将大草鱼引领至岸边,阿东帮忙抄鱼上岸。摘钩后老于检查钓组,钓钩的钩门已被拉开一个豁口。用1米多长0、6号固定主线,十几分钟时间内将一尾10斤左右的大草鱼擒获上岸,这即充分显示出老于钓鱼的功力。也带给了我们大家一份上了大鱼的意外惊喜。
  看到老于他们连续上鱼,并且还有大草鱼。而对面的当地钓鱼爱好者却没钓到一尾。塘主也很奇怪,过来悄悄跟我耳语,说我们来的这一群全是钓鱼高手。其实塘主哪里知道,老于他们只不过是方法对路罢了。因为我早去看过当地钓鱼爱好者作钓的方法,5米多的竿,齐竿长线,也不做窝,商品饵为钓饵。在有风的日子里,长线肯定影响投抛的准确度,而老于他们用红虫为钓饵,在寒冷的冬季里,这也是优势。
  钓了一个小时,各人也懒得再钓,遂结束回到金华义乌,晚餐时刚钓上岸的大草鱼一分为二,鱼肉切片下火锅,剩下的鱼头鱼尾红烧。满满一桌人吃着热气腾腾的一大桌佳肴,品尝着当地的特产米酒,情到深处聊得天花乱坠。餐后当晚住宿金华义乌,不表。

  一晴
  2007年1月24日,雨止转晴到多云,气温5-14度,沿海海面东北风6-7级。
  早晨7点起床后,我拉开窗帘,伸个懒腰,看窗外晨曦越过云层淡淡映照大地,路上的水渍不见了,大街上车水马龙已经变得忙碌,全国著名的小商品集散地义乌市迎来了新的一天,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我们集合在一起,看到变幻莫测的天气一夜之间转为晴朗,精神无不为之一振,这样的天气很适合野外活动,相信今天的收获一定会比昨天好。用过早餐后,照旧由阿东带路,车子七转八拐,驶入了乡间小道,最后到了喻村的一口珍珠养殖塘。听介绍此塘有钓到2斤以上大鲫的记录,塘费也是每天每人10元钱。
  我来到塘边抬眼看,此塘面积也有十多亩大的样子,四周都长有枯黄的芦苇,水边还长有稀疏的水草,几只小鸟快速蹦跳在水草之上觅食。许是为了给珍珠蚌增加养分,塘边有刚施过猪粪的痕迹,水质对比肥。大家四下散开,隐藏于各个芦苇丛中开始准备工作。
  上午8点后开始作钓,我在离岸5米左右撒下了酒泡碎米,间隔着做了三个窝用来引鱼,搭配好钓组后投入窝内,单等那循香而来的鱼儿前来咬钩。天气真是舒爽,冬日的太阳照在身上暖洋洋的,风也没气象预报的那么大,水面上不起一点涟漪,吸一口野外的新鲜空气,沐浴在田园风光里,都市的浮华喧嚣和一切杂念尽抛脑后。我单手握竿,全神贯注盯着浮漂,看上去不象钓鱼,倒象吐气纳息,意守丹田的晨练者。
  时间过去一个多小时,我不断地在三个窝里做着不同的尝试,还是没有鱼咬钩的信号出现,这时,对讲机里传来“僻哩啪啦”一通乱响,原来他们和我一样,除了白条和麦穗咬钩外,也没钓到一条鲫鱼。“还不如回到昨天下午的那口大塘里去。”对讲机里也不知道谁说了这句话,大家随声附和,意见统一后收拾装备转移阵地。

  一喜
  11点左右,我们再一次来到王村的珍珠养殖塘,塘边早有几位当地钓鱼爱好者在作钓。这口塘今天看上去比昨天漂亮多了,一泓碧水平整如镜,漂浮在水面的塑料瓶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象白绿相间的一粒粒棋子布在巨大的棋盘上,塘边偶有披着雪白羽毛的白鹭飞翔而过,鸣叫几声,闪入那片小小的樟树林之中,拴着的护塘犬狂吠高歌,向主人报告着我们的到来。
  我们分散开来,自由选择各自的作钓位置。我独自来到了北面的浅滩处,先打饵做了四个窝,吸取昨天竿短无鱼的教训,我拿出了8米多的长竿,配上0、6号的主线,4号海夕钩,挂了几条红虫后下竿,水深只有80CM左右,调校好立漂开始施钓。
  鱼儿慢慢进窝了,我在右手位做的窝率先钓上一条鲫鱼,离水上岸的鱼在钓钩上跳跃,竿尖弯成了一个优美的弧度。这是一条四两左右的野生大银鲫,身子闪亮端庄,修长健硕。我乐呵呵摘下鱼钩,养鱼入护。说来惭愧,两天来这是我钓到的第一尾象样的鲫鱼。我抓紧时间重新穿好红虫下竿再钓,浮漂到位后稍提竿逗鱼咬钩,紧接着不久又有鲫鱼钓起入护。钓的最开心的是在我中间的那个窝,钓钩刚触水底便有信号,一口气连续拉上了6尾大鲫,不容我歇口气,忙得我喜笑颜开。之后,我在四个窝里轮流下竿,随着浮漂的上下抖动,鱼护里的鱼渐渐多了起来。
  彬超、小敏、晓明、阿东在塘的西边作钓。跟我离着较近,冷眼看他们长长的钓鱼竿直刺天穹,落竿下钩,起竿飞鱼,此起彼伏的钓鱼竿动作煞是好看。偶尔钓到较大个体的鱼,把塘边水面搅得哗哗直响,硬把周围钓鱼爱好者的眼球都给吸引了过去。小排离我较远,在塘的东北角一隅独自偷欢,不喊不叫,应该也沉侵在作钓的乐趣中了。老于和老林在塘的南面施钓,离我最远,只能模糊地看到俩人影,靠着对讲机的呼叫互通情况,也钓获颇丰。
  下午四点,按计划我们都要回家,遂中止作钓活动,碰在一起后,大家的收获都很不错,可谓全线开花,皆大欢喜。野生鲫鱼钓的少的20多尾,多的40多尾,个体都在2两以上。彬超和小敏还各自钓获了2尾鲤鱼,鲤鱼半斤左右,清点鱼获拍照后随手放生回塘中。大家肩背着竿包,提着沉甸甸的鱼护,有说有笑,在夕阳的光芒下,愉快地结束了此次长途奔袭、两天游钓活动之旅。

  2007.1.31
196 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