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旱逢雨好作钓

1999年8月,我们长江里下河地区已数十日没下雨了。在烈日的照射下河水日渐降落,不少的支流、坑塘干涸,气温一直居高不下。9月初老天连降数天大雨,使几日前日渐干涸的河床全部溢满,气温也降下十多摄氏度,正是作钓的极好机会。
大雨一停,我们几位钓鱼迷商量一起出钓。翌日,早晨6时大家都已来到河边。河水暴涨,原来长在岸边的杂草被淹没了许多,小白条在草丛中窜来游去,河面上不时有鲤鱼跃出水面。鲫鱼们也一改平常深闺淑女之样,抱吸猛吞。中午时分我们每人均钓获10多千克,是平时钓获量的数倍之多。为什么雨季好作钓呢?其原因我认为有如下几点。
一、水位猛涨、饵源增加
由于雨季前的干旱,水位降低,河床裸露,草类植物从岸上向岸下(水面以上)扩充,河水边湿润的土壤,适合草类植物快速生长,青草茂盛,突发大水将它们淹没水中;同时大水也淹没了地势较低的庄稼地,这就给鱼儿带来了丰富的食源。大雨将岸上、田地里的草籽、虫子、虫卵等冲进水里,流淌到河塘中,这些都是鱼儿的极好饵料。
二、河水陡涨,改善水质。
雨季前一般都有较长时间缺少雨水,水位不断下降;气温较高,水体中的含氧量不足。如果是陈年老沟、河、塘,游泥厚积,水质极差。这些都不利于鱼类的生活生长,使鱼儿的性情受到压抑,胃口下降。突发大水,水域增加增大,水流波动,水质得到根本性的改善,水中的含氧量剧增,有利于鱼儿的生长繁育,也是作钓的极好时机。
三、雨季气温宜鱼,整天可钓。
春季一过,炎热的盛夏就到了,气温不断升高。但是每年的6~7月间正是梅雨时节,往往阴雨连锦,气温也下降七八度,鱼儿适宜,活跃异常,觅食积极。此时作钓的地点应选在流水河道支流的交汇处,或排水渠与河道的汇集点,亦可选择河汊、河流的交汇处。这些地方是岸上草籽、虫子、杂物被雨水冲入的汇集地,形成了天然鱼窝,在这些地方作钓丰收有望。
 第二个雨季往往是盛夏刚过(要过)的八、九、十月期间。此时可以说是一年之中上钩率最高的季节,机不可失。就我们苏北地区而言,经过炎热的盛夏,长期高温的蒸烤,河水下降、小河干涸,鱼儿受到严峻的大自然考验。当大雨骤降、河水猛涨、气温下降很大时,鱼儿非常活跃。此时近、浅、边都是很好的鱼窝,不投诱饵也能频频上鱼。这时,只要随便往河边任何地方下钩,都能有所鱼获,有时还能有意想不到甚至破记录的重大收获。
四、大水来临成鱼增多,增加钓获大鱼的机率。
雨季突发大水,将低洼地淹没。河床暴满,使许多水产养殖户、渔场、渔塘管理人员猝不及防,堤坝倒塌溢口,围堤淹没,或鱼棚、拦网溃破,大量的成鱼剩机外逃,增加了非养殖河道中鱼的密度和提升了大鱼的数量。这些鱼摄食量大增,形成了机不择食的特性,这时钓者就是不去认真选择钓点,在河边任意一处下钩,往往也能取得较大的钓获。



警告个别网站:转载本站作品请标明出自《中国钓鱼频道》及作者昵称,如再次发现转载本站作品不标注来源、裁减本站图片水印等不尊重本网站及本站会员权益的行为,中国钓鱼频道将通过法律手段维权!

250 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