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养塘内遇尴尬


 本人长期喜爱野钓,但在数九严寒的季节也偶尔受朋友之邀去精养塘钓鱼。一来可补充浴缸内日渐减少的鱼获,二来可以过足钓瘾,三来可以实践一些新的技法效果。毕竟冬季钓场奇缺,出钓的机会少多了。

  有人说精养塘的鱼最容易钓了,从来没有钓过鱼的人也能丰收。此话并不全对,即使老钓鱼者有时也会遇到收获极少的情况,本人新年的开竿钓就遇到了这样的情况:

   2005年1月8日是“三九”的第一天,阴到多云,最高气温7℃。10位钓鱼爱好者同去余姚梁湖作钓乐园。这是一个面积约十多亩的山塘水库,水深3米多,塘主介绍各种鱼都有,鲫鱼400~500克、青鱼3~5千克为主,多年来未清塘,大家都是首次来,不知具体鱼情,在塘主搭成的钓台上各自抽竿。我和康、倪是悬坠钓、陈是抛竿,其余均为传统台钓手竿钓。

  开竿不久,陈钓鱼爱好者就已连中三尾青鱼,康和倪频频遭小鱼截饵而无所获。我用软尾漂钓迟钝,放弃小杂鱼咬钩的半目动作,见下挫一目以上的动作提竿,却是不足500克的鳙鱼,接连钓放3尾。看起来最想钓的鲫鱼都在远处,换长竿试一试。但换成5.4米竿后,聚窝的还是小杂鱼,整个上午换竿换漂又改变作钓方法,钓跑铅和钓蚯蚓,最后的鱼获是1尾大鲫。康同样的钓1尾跑1尾,而倪钓鱼爱好者见悬坠钓不行也拿出包里的一支抛竿,穿上蚯蚓,甩向塘中央。不过一分钟铃响收线也是一尾青鱼。随后铃声不断,上午二小时就有很大的收获,青鱼、鳊鱼、鲫鱼纷纷咬钩上的蚯蚓。

  下午又来了十多位台钓手竿钓鱼爱好者,大家都大把抛饵做窝,但结果也与我们一样,有的颗粒无收。回家的路上,大家总结出这个塘要想丰收,必须用抛竿打远。不过笔者另有进一步的想法:钓这类精养塘,作钓方法要变,思路也要变。

  第一,作钓方法要与气温水温相结合。据塘主讲上周有人用台钓手竿获鱼几十斤,光青鱼就钓34尾,但损失也重,竿断了好几支。今天台钓手竿 之所以难有作为,关键要素是气温。上周下雪前水温高,鱼为应付严寒的到来,抓紧时间吃食积蓄能量。今天是雪后,气温虽已回升,但水温尚低,鱼活动能力不足,寻食欲望不强,但对到嘴边的荤饵却不拒绝。作钓方法不同带来不同的反差,其根本原因就是温度这一决定要素。

  第二,作钓方法要与钓场环境地形相结合。同样是冬季作钓山塘,前几年我们常去的余姚梁辉小水库,不管气温如何低,台钓手竿的收获量还是很不错的。有一次滴水成冰,抄网岸上一放一会儿就变成硬棒棒的“冰网”,但4~5米深处的鱼还是照样咬钩不断。为什么?因为这个小水库钓台延伸到塘的中央,台钓手竿能轻而易举钓中心最深处,抛竿反而多有不便。而今天钓的这个塘的钓台仅离岸边2米,对于深居在30~40米之外的鱼来说,台钓手竿就鞭长莫及了。因此到陌生鱼塘钓鱼,多备几种工具很有必要,台钓短竿要带,长竿、特长竿也要带,抛竿也备上一支以应付不同的钓场。

  第三,作钓方法要与鱼情相结合。精养塘大多为混养塘,也有专一塘。如果几年不清塘,往往有许多小杂鱼或自行繁殖的片子鲫。钓鱼技法应该按冬季作钓对象鱼的要求来操作。与自然水域有着显著不同的是精养塘绝大多数包括青、鲤、草、鲢等冬季也都吃食,水温低仅仅限制了它们的食量大小而已。所以钓组和饵料也要有针对性,如想串钩专门作钓青鱼,则用粗线大钩挂虾;钓混合鱼则用中等规格的线、钩,钩上穿蚯蚓;只想钓鲫就用小钩细子线,碰到大鱼则有意切线。台钓手竿同样如此,鱼在远处,长竿长线、大漂重坠,一钩装商品饵,一钩装蚯蚓,传统和悬坠相结合;鱼在近处,短竿、小漂钓灵敏。

  第四,作钓方法要与经济承受力结合。与自然水域钓鱼多多益善不同,论斤收费的鱼塘如果鱼获太多,经济上开支大,即使有人请客作东,钓者也得自我约束,控制钓获量。钓不着鱼又不能过钓瘾,所以在这种容易出现两难境地的钓场,正确选择作钓鱼的品种是十分必要的,它可以避免出现要么钓得背不动、要么空空如也的极端情况。一般钓者大多选择鲫、鳊等小型鱼类,所以选择钓场也一定要问清塘主是否以鲫唱主角,否则就换塘,毕竟拿起钓鱼竿想找钓鱼乐趣的是绝大多数,鱼获则是副产品。

2005-4-29
警告个别网站:转载本站作品请标明出自《中国钓鱼频道》及作者昵称,如再次发现转载本站作品不标注来源、裁减本站图片水印等不尊重本网站及本站会员权益的行为,中国钓鱼频道将通过法律手段维权!
165 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