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话鲽”

去冬今春,东京湾的鲽鱼比往年要多。到了4月中旬,眼看钓季即将结束的时候,我来到木更津海岸堤防钓鲽鱼。
作钓当天天亮前,凛冽的北风还不停地吹着;但到了黎明时分,风骤然减弱了,是个绝好的钓鱼天气。在前往钓场的渡船售票处办理完乘船手续后,与编辑部的M先生和三掘先生一道,上了5点起航的船。尽管当天是星期天,与我们一道乘头班船的还是有10人之多。上个月和上上个月都没赶上机会的M先生,此次是3个月以来的首次钓游。
在木更津那里,海面上建有编号从A~D的4条堤防;说实话我并不是很熟悉各堤防的钓点详情,采访的头一天还到钓鲽鱼的名人———板井勇二郎那里,向他请教钓点的情况。据他介绍说,在C堤防和D堤防之间的航道、或C堤防的拐角附近是值得一试的好去处。我言听计从,就在C堤防跟前下了船。
三掘和我在C堤防最靠前的地方设下钓位,目标是与D堤防之间航道中央海域。而M先生则采用不断移动钓位的“游击战”法,在简易船码头附近摆开了阵势。木更津海域的海底状况对比单一,缺乏变化,而且盗饵鱼云集。所以,我们对M的“游击战”法究竟能有多大成果抱有浓厚的兴趣。
呈东西走向、细细长长的堤防,面向大海一侧被称作“外侧”,而面向陆地的一侧被称为“内侧”。当天我尝试着分别对外侧30~40米一处礁石四周,还有内侧100~120米附近进行了作钓。待将所有的钓鱼竿设置完毕后,已经是早上6点多了。北风还微微地刮着,这对于内侧的远投来说正好顺风,条件再好不过了。
正想打探一下其他人投竿的情况,便看见M正在朝这边走来。定睛一瞧,他手里已经提着一条鲽鱼了!大小约18公分,倒也并不很大,但首战即告捷,此时他一脸的欢喜。深受鼓舞的我们来了精神,在当日低潮预定时间———上午10点半之前,不紧不慢地一步步弄清了钓点的情况。
其实这天我也把作钓黑鲪的假饵———片饵带来了,为的是增加点乐趣。我家一直喜欢吃水煮黑鲪,来的时候家人提醒我,顺便带点黑鲪回去。下意识地一抬头,看见M也正在用假饵钓组钓海鲈鱼,而三掘也在聚精会神地用假饵钓着什么,总之我们仨全想到一块了。
上午8点,黑鲪钓暂告一段落,正准备回头去钓鲽鱼,就发现内侧远投竿有动静了。静下来仔细观察,感觉到了鲽鱼那独特的触钩反应。我满怀着期待慢慢地、匀速地收线,收至近前时我感到水下的拉力很大,出乎意料的大!最终钓上来的,正是一尾鲽鱼。三掘帮我用抄网将鱼抄上来,一量,足有40公分长,非常理想。
过了有10分钟左右,这回朝航道的中远投钓鱼竿有鱼触钩了。稍等了片刻收线过来一看,是尾35公分的鲽鱼。离低潮还有2个多小时就能遇上一次上鱼的小高潮,绝对没有想到。
上午9点刚过,盗饵鱼开始袭击我的钓饵了。我忙不迭地换饵,浪费了我大量饵料。M为了赶低潮的上鱼,又移动了他的钓位,但在那里也同样遭遇了盗饵鱼。
期待中的低潮过去了,没什么大的变化。乘这个机会,M又移动了他的钓位,往前面走了近50米,到一处人字形拐弯处停下。我呢,和早晨一样,朝外海的外侧与航道的内侧同时出击,与M构成了箭头的形状。
不一会儿海潮开始上涨,时间已过了中午1点。面向航道的外侧钓鱼竿有了明显的触钩反应。我不敢怠慢,操竿应战,就感到水下的鱼在拼命地摇头摆尾,试图挣脱。“会是海黄鱼吗?”我边想边卷线,果然,一条35公分长的海黄鱼浮出了水面。
到了下午2点,M钓上了今天第2尾鲽鱼的消息传来,到M的钓位一看,他手上正拎着一条约20公分的鲽鱼呢。他的投钓点距离约为30米,真的是他的“游击战”取得成功了吗?
再往后盗饵鱼又急剧增多,我便用一只钓鱼竿装上钓白鱚鱼的小钓钩钓组,在外侧进行了尝试。就这样等了一会,在70米远处出现了平稳的触钩反应,感觉不错!慢慢收线到跟前一看,是16公分的白鱚。随后的1个小时,我干脆都用白鱚钓组,共钓上15~18公分的白鱚鱼10尾。
鲽鱼再也没有露面。下午4点,潮水达到最高位。在我们准备收竿前,三掘先生在航道的内侧中投,钓上25公分长的一条鲽鱼。6点迎接我们的船到了,就此打住。
结果我全天的成绩是:超过30公分的鲽鱼和海黄鱼共3尾;此外,包括黑鲪和白鱚、菖鲉等各色上等鱼也上了不少,让我渡过了快乐的一整天。M那里也钓上了朝思暮想的鲽鱼,深感满足。
这样的钓游,希望每天都能遇上才好。
警告个别网站:转载本站作品请标明出自《中国钓鱼频道》及作者昵称,如再次发现转载本站作品不标注来源、裁减本站图片水印等不尊重本网站及本站会员权益的行为,中国钓鱼频道将通过法律手段维权!

122 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