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握提竿的时机

    在看到浮漂信号后,紧接的一瞬间就是提竿起鱼,恰当把握提竿时机是决定作钓成败的关键技术,而提竿意识的强弱,提竿时机的把握,又来自能否准确判断鱼已吞钩这一瞬间,既不要迟,也不要过早。什么是起竿最佳时机呢?如果送漂,上送过程中是最佳时机,早了鱼还未吞进口,迟了上送动作已经完成,鱼可能已吐钩。若是闷漂,一般都在浮漂下走时提竿最好,有人时常看不住漂,发现漂没影了才提竿,何时闷下去的不知道,此时常是鱼已吐钩。当然,上面所说的提竿最佳时机只是就一般而言,实际作钓中,浮漂的反应又会因鱼的种类、水的深浅、坠的轻重、饵的种类和软硬强度以及作钓季节的不同而不同,所以提竿时机也就不能笼统视之,若想提升自己的钓技,不能不去精细研究。
    (1)提竿的迟早要因鱼而异
    熟悉不同鱼类摄食时浮漂发生的不同变化及其规律,才能恰当地把握提竿时机。如鲫鱼,其摄食特点是发现食物慢慢游近,俯首抬尾将食饵吸入口中,然后抬头上浮,若发现异样旋又吐出,这一过程反应在浮漂上先是抖几下,然后轻轻下沉,随即明显上浮,这就是最典型的“送漂”,这时提竿,一般可获鱼。与鲫鱼不同,虽同属底层鱼,鲤鱼是发现食物吞入口随即向远处游去,这一过程反映在浮漂上是略微抖动,然后浮漂成斜向沉入水中,此时提竿较易命中。作钓草鱼,沉漂时可适当多停顿一会。
    (2)提竿时机要因时而异
    大自然有春夏秋冬四季变化,一天之中有昼夜之分。鱼类的摄食行为相应地受到影响,所以提竿的早晚也要随之改变。春季万物复苏,鱼类开始到浅水处活动。早春由于水温较低,鱼的活动量小,摄食动作对比轻微,反映到浮漂上的幅度也较小,很少出现大的沉浮。此时作钓,提竿宜早不宜迟,否则空钩居多。到了晚春,鱼产卵后急需补充营养,对饵料的需求量加大,甚至饥不择食,此时作钓提竿宜迟不宜早。夏季鱼的食欲平淡。入秋以后,食欲转旺,摄食沉稳。钓者可根据现场鱼情适当把握提竿时机。入冬以后,鱼的活动量大大减少,有的鱼甚至闭口冬眠,非鲜美可口之物难以引起它们的兴趣。况且因水凉,鱼嘴张得也小,咬钩动作轻,提竿宜早不宜迟。夜间作钓时,不论台钓手竿海竿,提竿动作应比白天慢一个节拍。因为鱼在天黑人静到岸边觅食时,几乎没有警觉性,吃钩贪,常咬死钩。
    (3)提竿时机要以水域情况而异
    可供作钓的水域是多种多样的:有江河湖泊,有沟渠池塘,有流水也有静水。由于钓场的不同,相应水的深浅、瘦肥、酸碱度、含氧量和泥沙成分的多少等情况也不同。第一,提竿时机要视水的深浅而异。传统钓鱼方法中,铅坠多是沉底的。鱼衔饵上游或下沉时,先带铅坠,浮漂随之作出反应。水浅,入水的线短,鱼一游动浮漂立刻上升或下沉;反之,入水的线就长,鱼索饵动作通过鱼线从水下传递到水面就需要一段时间。这个时差,给钓者选择提竿时机提供了依据,如果在深水中作钓等到送漂或闷漂才提竿,就已经耽误了提竿的良机,即使钓到鱼,也是贪食的杂鱼居多。所以在深水中作钓,浮漂略有上升或下沉,便可提竿;与之相反,在浅水中作钓,则应让浮漂出现大幅度的送漂或闷漂再提竿。第二,提竿早晚要视现场水情而定。在水肥的塘中作钓,由于鱼不缺食物,吃钓饵非常刁。浮漂反应幅度很小,只要略有迟疑,便会错失良机,故提竿宜早不宜迟。而水质瘦的鱼塘,因食物缺乏,鱼见到可口的饵料,很少“品尝”,上来就吞,吃食速度快,提竿应迟一些。流水静水又有不同,流水中的鱼由于居无定所,活动量大,需摄取更多的食物,吃食对比凶猛。故钓流水鱼,提竿时机不宜早。静水反之。
    (4)提竿时机要因饵而异
    荤饵中的蚯蚓、蛆虫都有一层薄皮,鱼先是吸入口中品尝一番才衔饵游走,因而浮漂动作时间长些。使用面饵或商品钓鱼饵料时,由于饵的硬度差,不耐水浸泡,入口即化,省去了鱼品尝过程,浮漂动作时间就对比短。由此得出结论:使用硬度高的钓饵及荤饵,提竿可晚一些;使用软饵或高雾化饵,提竿应早些。上述种种是就一般情况而言,其实风浪大小等其他要素也会影响鱼摄食的反应。同时,这些要素又都不是孤立的,必须综合起来衡量和观察,并在实践中精细从之,要用心,要动脑,经验积累是永无止境的。

129 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