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作钓鲤鱼应该用多长的子线

我相信很多人是把鲤鱼作为作钓主要对象鱼的,它的漂亮形体、刚韧的性格多么像健康执著的钓鱼爱好者。然而,垂作钓鲤鱼并不容易:它的多疑、狡猾总是令钓鱼爱好者捉摸不定,感觉是爱恨交加、牙齿痒痒。垂作钓鲤鱼的关键技术很多,其中最容易忽视的一个细节—子线,它的影响不可小视。

1、在用线上,我认为垂作钓鲤鱼注意三点:一是子线尽量要细,根据鱼情,只要操作得当,一般3000克以下的鲤鱼,1.0-1.5号足够应付,或许可以用得更小。今年,我在水库里用0.8子线钓获5.7斤野生鲤鱼一条,用1.0子线分别拉上4.2斤、7.6斤野生鲤鱼各一条。如果确定水域有大鲤鱼,可以用加挂失手绳的办法解决;二是子线要长,可以用到30厘米以上,头顶上的铅坠或许也是影响鲤鱼上钩的一大要素;三是对比好的办法钓跑铅:铅坠到底,打开铅皮座上太空豆10-15厘米。这种情况子线可以稍短:15厘米左右即可。

2、竿塘垂作钓鲤鱼使用子线。刚放的鲤鱼鱼口对比好,食欲也很旺盛,对动态饵兴趣很大,往往钓鱼饵料刚落底10秒之内浮漂就有动作,所以这个时候谁的子线短些,谁就占优势。当然这个时候的子线短是相对的,最短也不能低于23公分。由此看来钓位重要,子线也很重要,也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出,钓新鱼、钓生口鱼子线可以相对短一些。于此相反,我们在钓滑口鲤鱼,或钓第二天、第三天的竿塘时我们就要注意子线要适当延长,离放鱼的时间越久子线越长,当然一般不超过50公分。为什么要这样?因为这些剩下的鲤鱼都是有经验的猾鱼,要不他们被钓过,或者看到别的鱼脱钩后受惊了,害怕这种刚入水后还晃晃悠悠的饵。所以加长子线的长度,尽可能让饵在水底成自然落体状态,加大子线在水中的弯曲度。

3、水草中用好子线。我建议子线不超过23公分,不短于20公分,而且子线要使用稍硬一些的,其实这个时候可以用道系线代替子系线来使用,减少子线的变形系数。为什么要这样呢?因为有水草的钓点情况复杂,水草丛生交叉,一旦鲤鱼咬钩可以减少鱼钩在水下甩动造成运行轨迹发生变化,而造成挂草跑鱼现象。尽量快速把鲤鱼头部牵出水面,迁出水面的鲤鱼是没有任何反抗余地的。


148 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