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钓进阶篇浮漂解读漂相分析

上次为朋友们简略的讲解了关于台钓的线组制作,我觉得台湾悬坠作钓方法想要细致详尽的讲解的话,基本上钓鱼爱好者们都会看到一半就不想再看了,因为原本作钓这门方法技巧光凭纸上谈兵是不现实的,有大部分方法技巧都必须结合实际,才能深刻的体会得到,故此本人觉得在此谈论方法技巧性的问题,还是不必详解。当然此篇也要列举一些常规性的现象,并辅以解决方案分享给钓鱼爱好者们。

台湾作钓方法与传统作钓方法尽显不同之处最最明显的就是浮标的使用,一改传统的颗粒躺浮于水面,选用显眼的分隔细段精准视标,直立视觉更轻松明显,橄榄形浮体不管入水与出水,即减小了浮标对水体的阻力又不失浮标本身持有的浮力,精美的设计,使作钓更具特性。为了能更加贴合实际水域的作钓,设计出各种样式各种长短,各种浮力大小的浮标。有专门为深水设计的浮力较大的深水标,有专门为作钓各种大小鲫鱼的鲫鱼标,有翻身快为优势的短脚标专供快口上快鱼与上水层鱼作钓,有为抗风抗浪设计成枣核状浮体的枣核标,有利用浮标下沉惯性设计成的“顿口”标,可谓是品种繁多,琳琅满目。


调整浮标在水体中的状态,是最最关键的一项,不管是什么样的样式与浮力,都必须精准的调校好状态才能真正体现出立式浮标的精准与灵敏的讯号,每一款浮标都有其各自的优缺,正常情况下选定匹配的线组和浮标后在作钓的水域进行调试。

一、底钓调试

确定需要钓底层鱼类时,浮标的调整是有一个规律的。有些钓鱼爱好者习惯在不装双钩的情况下开始调标,本人觉得这个没有必要,因为关键不是让钓者知道他作钓的钓钩有多重,而是钓钩加饵料的重量才是有必要知道的事情,所以调标时大可不必去掉双钩。还有钓鱼爱好者喜欢重铅找底,或者调整好浮标后利用无味的橡皮泥挂钩找底,本人觉得这些其实也没有必要,必要的是在粗调浮标定位窝点后先行拌好作钓用的饵料,和好饵后再开始细致的调整。

(1)找底

铅座初次裹铅皮时,一般的量都是对比大,基本上都会直接把浮标拉下水的,故此,重铅坠时直接定位浮标一个标目或平水,然后根据子线的长短移动浮标座下面的二粒太空豆,注意,必须超过子线长度的距离,然后把上面二粒也拉下来锁定浮标座,再次抛入窝点,此时,整个浮标都在水底(如果此时浮标还在水面,就证明刚刚您的重铅坠没有垂直落于窝点,斜向的拉动了浮标,才会出现这种状况)。重铅找底时,应当尽量避免浮标与钩子这段线产生过大的弧度,尽量使铅坠垂直落于浮标的位置,简单的方法就是稍微使浮标与杆稍这段线(风线)松弛,越是拉紧就越容易产生重铅斜向落底,同样验证铅坠与浮标是否垂直,只要杆子往前方伸一下,让风线松弛,如果浮标往前方移动,就是斜向,如果不移动,就证明垂直。

(2)设定预留钓目

每一根浮标的标目都是决定浮标的灵顿,越接近视目顶端的目数就说明越灵敏,越靠近标肩的标目就越钝,大致的规律都是在:调六钓三、调五钓二、调四钓二、调二钓二、调平水钓二。所谓的调就是指空钩离底状态下浮标的显示目数,所谓的钓就是指预先调整标目的前提下双钩挂饵到底静止后浮标在水面显示的标目。

(3)确定钩饵到底

不管你调整的浮标是灵是钝,都必须确定钩饵都已经到达水底,浮标的浮力目数多少,直接决定钩饵在水底的状态,当然,不同的挂饵状态与大小、浮标浮力的大小,也会出现不同的状况,所以必须要正确的配比线组与浮标的大小。常规情况下1.5号大线以上,均可以配比中号及以上的浮标;1号以下的大线,在水深不是很深的情况下尽量选择浮力较小的浮标,这样才会避免因为饵料的重量带来浮标浮力的不平衡,因为往往是粗线必用大钩,大钩必用大饵,反之则小。有些钓鱼爱好者无法调整浮标灵敏度老是看不到标准的顿口基本上都是这个搭配不符的要素,因为浮标的浮力承受的目数与饵料的重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平衡比,正常的双钩在水底的状态:底钩到底并子线有松弛,上钩轻触底子线处于垂直状态,底钩平躺,子线不是松弛而是弯成一个小弧度,上钩到底,但子线也是稍有松弛,这是对比灵敏的双饵到底;双钩全部横躺,双子线全部松弛,铅坠离底,这是一个稍显钝的双钩到底;铅坠轻触水底双子线与双钩平躺水底,这是一个较钝的双钩到底;铅坠全部到底横躺,这是一种最钝的双钩到底。

【2】浮标的解读

标准的线组代培与到底状态调整,鱼情在浮标视目上都会清晰的体现出来,各种讯号,也就是鱼儿在水体线组边缘及就饵状况的体现。

(1)小杂鱼进窝

点顿、拖嘎、急速下沉、不到位横躺。

166 0

上一篇:文德渔具行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