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钓调漂注意事项

在北方地区冰钓总是在严冬才能进行。那时,冰天雪地,滴水成冰,气温很低下,天气很寒冷。在这种情况下作钓,钓者所使用的钓具,特别是钓组常与水接触的部件,就会在冰钓过程中结上冰或冰珠,有形无形地增大钓组的下坠力,致使整个钓组失去原定的灵敏度,甚至造成钓组失灵。同时,冰钓时由于气温、水温很低下,绝大多数鱼类都已进入冬眠状态,不活动,不觅食。我们所能作钓的对象鱼,只有鲫鱼(特殊情况下,鲤鱼、草鱼)还可以活动、觅食,但它们身体僵硬,行动不便,因而活动范围很小,吃钓饵轻微,吸食力非常微弱,这就从另一面无形中增大了钓组对鱼儿吃钓饵的影响,使钓组因结冰增大了的下坠里又增大了,造成钓组更加失灵,严重影响我们的钓获量。

要想使钓组在冰钓过程中不增加或少增加下坠力,让钓组的下坠力保持在原来的水平上,不因冰钓而增大下坠力,根据我和钓鱼爱好者们多年冰钓的经验、教训,我认为,这就要在下面“四个注意”上下功夫,从根本上、基础上解决这个问题。

一、选漂

在冰钓过程中,钓组是不是增大下坠力?增加的下坠力是大是小?起关键作用的部件是浮漂。因此,选准、选对一支浮漂,对消除、减少整个钓组的下坠力,从而增加钓获量,十分重要。要选准、选对冰钓用的浮漂,一是不宜用蜈蚣漂(也叫星漂)。因为蜈蚣漂很容易被冰冻住,失去作用。二是要用立漂也不宜用浮力较大的大号漂。因为大号漂(5号及其以上)比小号漂浮力大,在水中,一旦钓组的平衡被打破,它所产生的下坠力也就较大,鱼儿吃钓饵时不但需要较大的力才能将钩饵吸进口中,而且在咬钩后牵动水线、浮漂时也要用较大的力,容易引起鱼儿的警觉,也与冰钓时鱼儿吃钓饵动作轻微、吸食力弱的特点不相适应,很影响钓获量。所以选用同一种立漂,需选浮力较小的小号漂(3号及其以下的)。三是选用浮力较小的小号漂,更不宜用粗尾漂(如传统钓所用的漂尾直径4毫米的传统漂)。因为同样的道理,粗尾漂比细尾漂的浮力大许多倍(我曾经做过实验,一直漂尾直径2毫米的浮漂,与一支尾直径1毫米的浮漂,要想使这两支浮漂都能在水中保持平衡状态,前者所用铅坠9克,而后者只用铅坠3克),平衡被打破后,粗尾漂所产生的下坠力,会比细尾漂所产生的下坠力大许多倍。结论是:用细尾小号漂;而且用漂身较长的细尾小号漂。因为这种漂在水中平衡后,稳定性能好,便于吸食力弱的鱼儿,特别是小鲫鱼,将饵吸入口中。四是选用细尾长身小号漂时,最好是选用自己熟悉、使用顺手的浮漂。这个浮漂什么情况下是仍在悬浮?浮漂的什么动作是鱼儿开始吃钩?什么动作是鱼儿已经将饵吃见口中?这些情况你都熟悉,浙西浮漂语言你都能读懂,着就为你能多钓住鱼创造了条件,有了保证。如果对所使用的浮漂不太熟悉,那就只好在冰钓实战中体会、总结吧。

二、调漂

怎么调漂?调几钓几?各人有各人的习惯,不便也不能强求。但应当知道,冰钓调漂与春、夏、秋三季调漂,目的虽然是相同的,都是为了能让鱼儿积极吃钓饵,多咬钩,多上鱼,增加钓获量,但侧重点是不同的。春、夏、秋三季,气温、水温较高,鱼儿行动敏捷,吃钓饵顺利,吸食力强,不存在吸饵不入口的文问题(当然,钩、饵大了,会妨碍钩饵入口,那是钩、饵的问题,与调漂无关),调漂时侧重考虑的是如何让鱼儿吃钓饵、咬钩后的讯息及时、迅速反应到浮漂上,换句话说,重点是考虑钓组的灵敏度。正常情况下,调钓得灵一点好。而冰钓时则不同。因为冰钓是在寒冷的冬季和早春进行的,气温、水温星对来说极其低下,调漂时侧重考虑的是如何让鱼儿能顺利地将钩饵吸入口中,吃进嘴里,以便能多钓鱼。当然,也要考虑钓组的灵敏度,但不是越灵越好,而是灵、钝适当,是如何让行动迟缓、吸食力微弱的鱼儿,既能顺利地将钩饵吸入口中,又能及时、迅速地将鱼儿咬钩后的讯息反应到浮漂上来。有侧重,但二者都要兼顾,所以,冰钓调漂要比春、夏、秋调漂复杂得多。根据我们多年冰钓的经验,冰钓调漂一是不宜将调漂钓的像春、夏、秋那样露出水面的部分过高,目数过多,如调5钓4,调8钓6,等等。因为调钓得过高、目数过多,冰下钩饵既不易被鱼儿吸入口中,又不易将鱼儿咬钩后的讯息及时、迅速地反应到浮漂上来。二是也不宜将漂调钓得露出水面的部分过低、目数过少,如调平水,钓平水,甚至钓水下。因为调钓得浮漂过低、露出水面的部分过少,使浮漂容易受水表张力的影响。因水温低水分子密度增高所产生的水阻增加、洞口结冰等多种阻力的影响,浮漂一定困难,既给鱼儿吸饵增加了阻力,丢失提竿良机,影响钓获量。那么,冰钓怎么调呢?我认为,应当将浮漂调钓得露出水面的部分相对较低,目数相对较少,应在调得不灵、钓得不钝的范围内进行,最好是调得与不灵相比稍灵一点,钓得与不钝相比稍钝一点。具体地说就是调时让浮漂流出水面半目,这样让浮漂暗含着半目左右的上牵力,给鱼儿咬钩后牵动浮漂时有个半目左右的启动力。根据我们的经验,挂上虫饵后会将浮漂拉下1目左右,这是,下钩到底脑线弯曲半目左右,我们钓时钓1目到1目半,下钩就会基本卧底,上钩基本触底。这样的钩饵状态,会加强浮漂在水中的温度性,从而也就加强了钩饵在水底的稳定性不易晃动,便于吃钓饵动作轻微、吸食力微弱的鱼儿,有更多的时间、更多的机会,将钩饵吸入口中。当鱼儿咬钩后通过水线牵动浮漂时,在浮漂本身暗含着的半目左右上牵力的帮助下,鱼儿不用多大的力就可以使浮漂发生动作。这样调钓,既能保证吸食力弱的鱼儿吸食顺利,又能保证鱼儿咬钩后的讯息及时、迅速地反应到浮漂上来,能大大提升钓获量。

153 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