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挥竿舞水河


  舞水河,座落在湖南境内的怀化山区.清悠的河水如同一条舞动的玉带,从湘黔交界的贵州玉屏发源,一路奔流,穿越了湘西南许多苗岭侗寨后,最终汇入沈从文先生笔下那条美丽的沅水河.
  去年的金秋十月,我有机会踏上了湘西南这片神奇的土地,在闻名于世的抗战胜利纪念地-----芷江县城边过了一把舞水河挥竿的钓瘾.
  六十年前,在中华大地熊熊燃烧的抗日烽火中,曾经不可一世的倭寇们终于放下了沾满中国人民鲜血的屠刀,在湖南芷江侗族自治县一个叫七里营的中国军营内,签下了让侵略者永远耻辱的投降书.
  作为这段历史的见证者,中国芷江抗战胜利纪念馆也在近年修缮一新,成为中华民族后代子孙铭记国难的标志性纪念地.
  那天,当我们一行人参观完纪念馆出来,已是中午时分.同行中的一位朋友老家是本地的,因此提议大家就近品尝一下这里的一道名菜:”芷江侗乡鸭”.
  寻到路旁不远处一家洁净的小饭馆后,趁大家喝茶闲聊的空歇,我习惯地在附近转悠起来.忽然,马路对面岸下的一条河流吸引了我的目光.经向饭馆老板打听,得知这就是舞水河.于是,我快步穿过马路,匆匆来到河岸.凑巧的是不远的河边浅滩处,竟有人在挥竿钓鱼.
  站在岸上观看了一会儿,心里的钓瘾难耐,不由自主地慢慢向钓者靠拢.
  递上一支烟,谦恭地寒暄了几句以后,山区钓鱼爱好者淳朴,温厚的性格立即显现出来.他自我介绍姓向,侗族人,老向很热心地向我讲述在舞水河作钓的一些特点,趣事.
  原来,这是一条很典型的季节性河流.每逢春夏时节,进入南方山区的雨季之后,舞水河也许会因为连日的大雨而在一夜之间暴涨,在损毁许多农舍山塘的同时,也给河流带来可观的鱼类.这段时光,当地钓鱼爱好者称之为钓涨水,如果熟悉地形,加上运气好,常常会有意想不到的钓获.
  当然,一年之间的涨水时间毕竟有限,大多数日子还是在清浅的水滩上和迥流湾处甩竿钓小杂鱼或守钓大鱼.
  舞水河畔的当地钓鱼爱好者所用的诱饵料没什么讲究,一般不会去买商品饵,做窝用的诱料通常都是从自家的猪圈里掏几瓢猪粪,掺上米糠或者柴火灰,装在一个木桶里待用.
  如果是在浅滩处甩竿钓小杂鱼,要采取间接抛洒诱料的办法,钓上几条后又扔几把,如此往复.如若选择在迥流湾或渊潭的深水处守钓,则要下重窝,小半桶诱料一次抛完,然后学姜太公,等待上钩的愿者.
  在舞水河钓鱼,作钓者都喜欢使用蛆虫,即便是被称为万能饵的红蚯蚓也很少有人用.我问老向这是什么原因?他憨憨一笑说,自己也搞不清楚,估计是河里的鱼群索食的习惯吧.
  老向使用的钓鱼竿是一支略显笨重,有些落伍的粗玻璃钢竿.浮漂是他用泡沫塑料块剪制的柱型漂,钓线钓钩却极纤细灵便,拴上蛆虫后甩向上游方,随波逐流钓半水,漂动即拉.
  令人奇怪的是舞水河的小杂鱼们似乎不大害怕人影嘈声.在我和老向笑谈的时候,他依然不紧不慢隔三差五地挥竿上鱼,那份悠闲劲,直叫人看了心痒手也痒.
  我试探着央求老向也让我甩几竿玩玩,他倒蛮爽快地答应了,并耐心地指点我竿该如何抛,如何识别流水中上钩的漂相.不大一会工夫,我也甩上几条鳞鳞闪闪的白鲦,心里那个爽啊,呵呵.
  “吃饭啦,吃饭啦.”马路边的岸上,同行的朋友招呼我的叫喊声一阵紧似一阵,让人有些不好意思,也有些恋恋不舍.
  我慢慢站起身,真诚地朝老向说了声:谢谢啦!!.

警告个别网站:转载本站作品请标明出自《中国钓鱼频道》及作者昵称,如再次发现转载本站作品不标注来源、裁减本站图片水印等不尊重本网站及本站会员权益的行为,中国钓鱼频道将通过法律手段维权!
338 0

回复